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

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3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8-2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0-31页
        1.2.1 植被覆盖变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第20-24页
        1.2.2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进展第24-28页
        1.2.3 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反馈作用研究进展第28-31页
    1.3 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第31-32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2-35页
        1.4.1 研究内容第32-33页
        1.4.2 技术路线第33-35页
第二章 研究区与研究方法第35-46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5-39页
        2.1.1 地理位置及区划第35-36页
        2.1.2 地形与地貌特征第36页
        2.1.3 气候与水文特征第36-38页
        2.1.4 植被和土地利用状况第38-39页
    2.2 数据获取及预处理第39-42页
        2.2.1 数据来源第39-41页
        2.2.2 气象数据预处理第41-42页
        2.2.3 NDVI数据预处理第42页
    2.3 数据分析方法第42-46页
        2.3.1 传统统计方法第43-44页
        2.3.2 变化趋势分析第44页
        2.3.3 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2.3.4 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第45-46页
第三章 中国气温、降水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第46-80页
    3.1 引言第46-47页
    3.2 方法第47-48页
        3.2.1 气温和降水量的趋势分析第47页
        3.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度量第47-48页
    3.3 中国气温时空变化特征第48-57页
        3.3.1 气温年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第48-50页
        3.3.2 气温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第50-54页
        3.3.3 区域平均气温变化特征第54-57页
    3.4 中国降水量时空变化特征第57-65页
        3.4.1 降水量年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第57-59页
        3.4.2 降水量年际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第59-62页
        3.4.3 区域平均降水量变化特征第62-65页
    3.5 中国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第65-75页
        3.5.1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65-67页
        3.5.2 不同植被类型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67-71页
        3.5.3 建设用地和耕地时空变化特征第71-75页
    3.6 讨论第75-78页
        3.6.1 中国气候变化区域差异第75-77页
        3.6.2 中国土地利用变化格局第77-78页
    3.7 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基于GIMMS NDVI3g的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分析第80-110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方法第81-82页
        4.2.1 GIMMS3g数据的适用性评价第81-82页
        4.2.2 植被覆盖年际变化分析第82页
    4.3 GIMMS3g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评价第82-88页
        4.3.1 GIMMS3g与 SPOT-VGT NDVI数值差异和相关性第82-86页
        4.3.2 GIMMS3g与 SPOT-VGT NDVI变化趋势一致性第86-88页
    4.4 中国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第88-106页
        4.4.1 NDVI年内变化及区域差异第88-92页
        4.4.2 年平均NDVI时空变化第92-97页
        4.4.3 季节平均NDVI时空变化第97-102页
        4.4.4 NDVI时序稳定性分析第102-106页
    4.5 讨论第106-109页
        4.5.1 GIMMS3g数据在中国的适用性第106-107页
        4.5.2 中国植被覆盖变化的时空差异第107-109页
    4.6 小结第109-110页
第五章 中国植被覆盖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第110-144页
    5.1 引言第110-111页
    5.2 方法第111-115页
        5.2.1 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第111页
        5.2.2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的影响第111-112页
        5.2.3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第112-115页
    5.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第115-123页
        5.3.1 气候条件对植被空间分布的影响第115页
        5.3.2 区域尺度NDVI年际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第115-118页
        5.3.3 像元尺度NDVI年际变化与气候的关系第118-123页
    5.4 土地利用变化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第123-130页
        5.4.1 土地利用分布规律与NDVI空间变异的关系第123-127页
        5.4.2 土地利用变化与NDVI变化的关系第127-130页
    5.5 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第130-141页
        5.5.1 像元尺度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第130-134页
        5.5.2 区域尺度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第134-141页
    5.6 讨论第141-143页
    5.7 小结第143-144页
第六章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对黄土高原地表气温的影响第144-161页
    6.1 引言第144-146页
    6.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146-149页
        6.2.1 研究区概况第146-147页
        6.2.2 植被NDVI数据预处理第147页
        6.2.3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的适用性评估第147-148页
        6.2.4 植被覆盖对气温变化的影响评估第148-149页
    6.3 结果第149-157页
        6.3.1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第149-151页
        6.3.2 黄土高原地表气温时空变化第151-153页
        6.3.3 植被覆盖状况与OMR变化趋势的关系第153-156页
        6.3.4 植被覆盖变化与OMR变化趋势的关系第156页
        6.3.5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对地表气温的影响第156-157页
    6.4 讨论第157-160页
        6.4.1 与以往研究结果的对比第157-159页
        6.4.2 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变化对地表气温的影响机制第159-160页
    6.5 小结第160-16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61-165页
    7.1 主要结论第161-163页
    7.2 主要创新点第163-164页
    7.3 研究展望第164-165页
参考文献第165-180页
致谢第180-181页
个人简历第181页

论文共1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哺乳动物细胞CRISPR/Cas9介导精准基因编辑富集系统的构建、应用及优化研究
下一篇:地球化学指标记录的亚洲西风区晚第四纪气候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