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以开滦股份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理论 | 第18-22页 |
2.1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内涵 | 第18-19页 |
2.2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9页 |
2.2.2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 第19-20页 |
2.2.3 三重底线理论 | 第20页 |
2.2.4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煤炭行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 第22-28页 |
3.1 煤炭行业的行业特征 | 第22-23页 |
3.1.1 产能过剩得到一定化解 | 第22页 |
3.1.2 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 第22-23页 |
3.2 煤炭上市公司环境会计披露情况 | 第23-28页 |
3.2.1 披露方式情况 | 第24-25页 |
3.2.2 披露内容情况 | 第25-28页 |
第四章 开滦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状况 | 第28-38页 |
4.1 开滦股份简介 | 第28页 |
4.2 开滦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分析 | 第28-33页 |
4.2.1 从披露方式分析 | 第28-29页 |
4.2.2 从披露内容分析 | 第29-33页 |
4.3 开滦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3.1 披露信息不合规 | 第33-34页 |
4.3.2 披露信息不全面 | 第34页 |
4.3.3 披露信息以定性为主,定量信息不足 | 第34-35页 |
4.3.4 披露信息未经审计,缺乏真实客观性 | 第35页 |
4.4 开滦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4.4.1 内部原因分析 | 第35-36页 |
4.4.2 外部原因分析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完善开滦股份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 第38-45页 |
5.1 加强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 第38-39页 |
5.1.1 完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法律法规 | 第38页 |
5.1.2 建立专门环境会计准则 | 第38-39页 |
5.2 培养企业环保意识,提高披露积极性和主动性 | 第39页 |
5.2.1 强化环保责任风险 | 第39页 |
5.2.2 加强环境会计专业培训教育 | 第39页 |
5.3 尝试单独披露方式,规范信息披露内容 | 第39-41页 |
5.3.1 设计独立环境会计报告 | 第39-40页 |
5.3.2 明确细化披露内容 | 第40-41页 |
5.4 加大监督力度,执行问责机制 | 第41-42页 |
5.4.1 政府监管 | 第41页 |
5.4.2 社会监督 | 第41-42页 |
5.5 定期发布环境责任蓝皮书 | 第42-45页 |
5.5.1 编制煤炭上市公司环境责任蓝皮书 | 第42页 |
5.5.2 构建环境责任发展指数评价体系 | 第42-44页 |
5.5.3 对开滦股份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进行评分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第45页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