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柴油燃烧火焰碳烟生成过程可视化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引言第11-13页
    1.2 废弃油脂类生物柴油的制备及在发动机上的应用第13-17页
        1.2.1 废弃油脂类生物柴油的制备方法第14-16页
        1.2.2 废弃油脂类生物柴油发动机应用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多段喷射下喷雾燃烧过程第17-19页
    1.4 火焰中碳烟生成过程及可视化测试第19-26页
        1.4.1 碳烟生成原理第19-20页
        1.4.2 火焰中碳烟浓度测试方法及研究现状第20-26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喷雾燃烧及碳烟测试系统和测试技术第27-44页
    2.1 定容燃烧弹系统第27-29页
        2.1.1 弹体第27-28页
        2.1.2 燃油喷射系统第28页
        2.1.3 进排气系统第28-29页
        2.1.4 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第29页
    2.2 喷雾燃烧及碳烟可视化测试方法与原理第29-37页
        2.2.1 非燃烧状态下喷雾液相贯穿距的测量第29-30页
        2.2.2 非燃烧状态下喷雾气相贯穿距的测量第30-31页
        2.2.3 碳烟浓度和火焰浮起长度的同步测量第31-35页
        2.2.4 燃烧状态下喷雾液相长度的测量第35-36页
        2.2.5 碳烟辐射光直接成像测量第36-37页
    2.3 试验方案和燃油物性第37-40页
        2.3.1 试验方案第37-39页
        2.3.2 燃油物性第39-40页
    2.4 数据分析中关键参数的确定第40-43页
        2.4.1 碳烟生成初始时刻和初始位置的确定第40-42页
        2.4.2 碳烟发展过程中稳态时刻的选择第42-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加氢催化生物柴油/国五柴油碳烟生成特性第44-58页
    3.1 喷雾液相长度与火焰浮起长度的相互作用第44-45页
    3.2 火焰中碳烟浓度发展过程第45-47页
    3.3 碳烟生成的初始时刻和初始位置第47-48页
    3.4 碳烟分布和碳烟宽度第48-55页
        3.4.1 碳烟浓度分布第49-51页
        3.4.2 喷雾轴向和喷雾径向KL值分析第51-53页
        3.4.3 碳烟宽度分析第53-55页
    3.5 碳烟质量和面积瞬态特性第55-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四章 柴油两段喷射喷雾燃烧以及碳烟生成特性第58-76页
    4.1 柴油两段喷射喷雾特性第58-63页
        4.1.1 柴油两段喷射喷雾发展过程第58-61页
        4.1.2 不同工况下的柴油两次喷射喷雾特性第61-63页
    4.2 两段喷射下火焰中的碳烟生成第63-74页
        4.2.1 两段喷射碳烟浓度发展过程第64-68页
        4.2.2 不同工况下两段喷射碳烟生成特性第68-74页
    4.3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第76-79页
    5.1 全文总结第76-77页
    5.2 创新点第77-78页
    5.3 工作展望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4页
致谢第84-85页
在学期间论文发表及项目参与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进气参数对微燃烧室内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
下一篇:柴油引燃缸内直喷天然气发动机双燃料喷射混合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