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热力工程、热机论文--燃料与燃烧论文

进气参数对微燃烧室内甲烷/空气预混燃烧特性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0页
    1.1 微型动力系统的介绍第14-19页
    1.2 微尺度燃烧研究面临的问题第19-20页
        1.2.1 反应物停留时间减少第19-20页
        1.2.2 散热损失所占的比重增加第20页
    1.3 微尺度燃烧实现稳定的方法第20-21页
    1.4 微尺度燃烧研究现状第21-28页
        1.4.1 国外研究现状第21-26页
        1.4.2 国内研究现状第26-28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实验装置和计算模型第30-43页
    2.1 实验装置和方法第30-35页
        2.1.1 实验装置第30-35页
        2.1.2 燃烧室结构和材料第35页
    2.2 计算模型和方法第35-42页
        2.2.1 计算对象第35-36页
        2.2.2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第36-39页
        2.2.3 散热计算方法第39-41页
        2.2.4 网格无关性与实验验证第41-42页
    2.3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入口参数对微燃烧室内CH_4/Air火焰燃烧特性的影响第43-53页
    3.1 实验方案第43-44页
    3.2 实验结果和讨论第44-51页
        3.2.1 预热温度对燃烧极限的影响第44-46页
        3.2.2 预热温度对壁面温度的影响第46-48页
        3.2.3 当量比对壁面温度的影响第48-49页
        3.2.4 进气流量对壁面温度的影响第49-51页
    3.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微燃烧室内CH_4/Air火焰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第53-66页
    4.1 预热温度的影响第53-57页
        4.1.1 对火焰特性的影响第53-55页
        4.1.2 对OH浓度场的影响第55-56页
        4.1.3 对火焰速度场的影响第56-57页
    4.2 预热后当量比的影响第57-61页
        4.2.1 对温度场及OH浓度场的影响第57-59页
        4.2.2 对CO以及CO_2浓度场的影响第59-61页
    4.3 预热后甲烷流量的影响第61-65页
        4.3.1 对温度场及OH浓度场的影响第61-63页
        4.3.2 对CO以及CO_2浓度场的影响第63-65页
    4.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入口参数对微燃烧室热损失特性的影响第66-78页
    5.1 入口参数对壁面热损失的影响第66-70页
        5.1.1 预热温度对壁面热损失的影响第66-67页
        5.1.2 预热后当量比对壁面热损失的影响第67-68页
        5.1.3 预热后甲烷质量流量对壁面热损失的影响第68-70页
    5.2 入口参数对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影响第70-73页
        5.2.1 预热温度对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影响第70-71页
        5.2.2 预热后当量比对气体未完全燃烧的影响第71-72页
        5.2.3 预热后甲烷质量流量对气体未完全燃烧的影响第72-73页
    5.3 入口参数对排气热损失的影响对比第73-76页
        5.3.1 预热温度对排气热损失的影响第73-74页
        5.3.2 预热后当量比对排气热损失的影响第74-75页
        5.3.3 预热后甲烷质量流量对排气热损失的影响第75-76页
    5.4 本章总结第76-78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8-81页
    6.1 工作总结第78-79页
    6.2 论文创新点第79-80页
    6.3 工作建议及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8页
致谢第88-90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催化燃烧室内氢气/空气预混合燃烧的特性
下一篇:加氢催化生物柴油/柴油燃烧火焰碳烟生成过程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