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9-18页
    一、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选题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一) 现实意义第10页
        (二) 理论意义第10-11页
    三、研究现状综述第11-16页
        (一) 政府公信力的研究概况第11-12页
        (二) 我国政府公信力现状及成因分析第12-15页
        (三)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四、主要理论与方法第16-18页
        (一) 主要理论依据第16-17页
        (二)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第一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8-23页
    一、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基本理论第18-20页
        (一) 地方政府的概念第18-19页
        (二) 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概念第19-20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的相关理论概述第20-23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基本概念第20-21页
        (二) 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范围第21-23页
第二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和政府信息公开关系的现状分析第23-37页
    一、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和现状第23-32页
        (一) 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方式第23-27页
        (二) 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现状分析第27-32页
    二、政府信息公开和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关系概述第32-36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是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建设途径第34-35页
        (二) 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完善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保障第35-36页
    三、政府信息公开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影响第36-37页
        (一) 政府信息公开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正面影响第36页
        (二) 政府信息公开不到位对地方政府公信力的负面影响第36-37页
第三章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影响地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因素第37-48页
    一、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概况第37-40页
        (一) 我国政府公信力整体概况第37-38页
        (二) 我国地方政府公信力现状分析第38-40页
    二、地方政府公信力在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第40-44页
        (一) 公共政策方面第41-42页
        (二) 地方政府行政能力方面第42-43页
        (三) 政府工作人员方面第43-44页
    三、地方政府公信力流失的原因分析第44-48页
        (一) 社会转型时期环境的影响第44-45页
        (二) 政府自身行政过程存在着缺陷第45-47页
        (三) 网络舆情兴起的影响第47-48页
第四章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对策建议第48-56页
    一、深化政府体制改革,加强回应型政府的建设第48-50页
        (一) 建设回应型政府,主动回应民意第48-49页
        (二) 约束权力者偏好第49-50页
        (三) 建立健全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回应度考核体系第50页
    二、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第50-53页
        (一) 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第50-52页
        (二) 建立健全配套法规,强化监督保障机制第52-53页
    三、加强网络环境监管第53-56页
        (一) 强化网络安全管理,落实网络实名制第53-54页
        (二) 加强网络舆情管理,规范网络媒体第54-56页
总结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共危机治理中多元主体良性互动模式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曲靖市“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政策执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