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导言 | 第8-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8-9页 |
·研究目的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研究创新 | 第11-12页 |
2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 | 第12-19页 |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12-17页 |
·关于劳动及劳动的作用 | 第12-13页 |
·关于劳动力 | 第13-14页 |
·关于劳动分工与就业的关系 | 第14-16页 |
·关于失业 | 第16-17页 |
·关于社会主义劳动就业思想 | 第17页 |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的意义 | 第17-19页 |
3 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在我国的实践 | 第19-26页 |
·关于劳动就业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关于就业的总体方针和目标 | 第20-21页 |
·关于就业的总体方针 | 第20页 |
·关于就业的目标 | 第20-21页 |
·关于就业的基本措施 | 第21-25页 |
·计划体制下的劳动就业措施 | 第21-22页 |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劳动就业措施 | 第22-25页 |
·关于就业保障 | 第25-26页 |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保障 | 第25页 |
·经济体制改革时期的就业保障 | 第25-26页 |
4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一般分析 | 第26-31页 |
·我国当前就业的总体形势 | 第26-27页 |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有所缓解,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 第26页 |
·分流人员再就业基本完成,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日益凸显 | 第26-27页 |
·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机会,行业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 第27页 |
·我国当前就业的主要问题 | 第27-28页 |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 | 第27页 |
·劳动力供求结构错位 | 第27-28页 |
·劳动力供求行业非对称 | 第28页 |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28-31页 |
·计划经济制度性因素的影响 | 第28页 |
·传统劳动就业观念的影响 | 第28-29页 |
·劳动力供需方面的影响 | 第29-30页 |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影响 | 第30-31页 |
5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 | 第31-39页 |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指导理论 | 第31-32页 |
·国外就业经验及借鉴 | 第32-33页 |
·政府重视,观念灵活 | 第32页 |
·规范制度,科学管理 | 第32-33页 |
·利用市场体系,调节供求关系 | 第33页 |
·加强培训,完善保障 | 第33页 |
·解决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的具体思路 | 第33-39页 |
·消除体制性障碍,实施国家宏观管理 | 第33-35页 |
·转变就业观念,以创业带动就业 | 第35页 |
·改善劳动力供需环境,提高劳动者素质 | 第35-36页 |
·面向国际市场,开启就业新途径 | 第36-37页 |
·关注特殊就业群体,完善就业失业保障 | 第37页 |
·建立预警系统,宏观调控就业政策 | 第37-39页 |
6 结论 | 第39-40页 |
·研究结论 | 第39页 |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