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理论和方法应用研究--基于广东两次全国经济普查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1 问题的源起和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研究源起 | 第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理论意义 | 第8页 |
·实际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周期性普查 | 第9-10页 |
·政府管理绩效 | 第10页 |
·内容安排 | 第10-12页 |
2 周期性普查制度的回溯 | 第12-15页 |
·探索阶段(1950 年——1978 年) | 第12页 |
·初步形成阶段(1979 年——1993 年) | 第12-13页 |
·形成阶段(1994 年——2002 年) | 第13-14页 |
·发展阶段(2003 年——) | 第14-15页 |
3 绩效管理理论、方法研究 | 第15-31页 |
·绩效管理理论概述 | 第15-17页 |
·绩效与绩效评价 | 第15页 |
·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 | 第15-16页 |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与方法 | 第16-17页 |
·普查与绩效的关系研究 | 第17页 |
·绩效管理方法的比较与选择研究 | 第17-20页 |
·目标管理法 | 第17-18页 |
·标准比较法 | 第18页 |
·个体比较法 | 第18-19页 |
·360 度绩效评价方法 | 第19页 |
·关键绩效指标(KPI) | 第19-20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20-24页 |
·平衡计分卡原理 | 第20-21页 |
·平衡计分卡应用于普查绩效管理的可行性分析 | 第21-24页 |
·绩效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 第24-26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模糊综合评判法的基本步骤 | 第25-26页 |
·绩效评价方法中的权重研究 | 第26-31页 |
·层次分析法原理 | 第26页 |
·层次分析法步骤 | 第26-28页 |
·群组评判法 | 第28-31页 |
4 周期性普查绩效研究——基于广东的实践 | 第31-51页 |
·经济普查概况 | 第31-32页 |
·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概况 | 第31页 |
·广东经济普查概况 | 第31-32页 |
·广东省普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2-42页 |
·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和原则 | 第32-33页 |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普查绩效管理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问卷调查 | 第36-39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39-42页 |
·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51页 |
·调查指标的模糊综合评价 | 第42-45页 |
·定量指标的评价 | 第45页 |
·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 第45-51页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1-57页 |
·研究结论 | 第51-53页 |
·政策建议 | 第53-55页 |
·创新之处 | 第55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附录 | 第59-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