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重有色金属及其合金论文

纯铜塑性行为的晶粒尺寸与应变速率效应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35页
    1.1 引言第12-13页
    1.2 晶粒尺寸对塑性变形机制的影响第13-20页
        1.2.1 位错塞积第15-16页
        1.2.2 晶界滑移第16-17页
        1.2.3 晶粒转动与合并第17-18页
        1.2.4 剪切带第18-19页
        1.2.5 孪生第19-20页
    1.3 应变速率对塑性变形位错响应机制的影响第20-26页
        1.3.1 热激活位错运动第22-24页
        1.3.2 位错阻尼机理第24-25页
        1.3.3 位错运动的相对论效应第25-26页
    1.4 塑性变形中“桔皮效应”第26-29页
        1.4.1 “桔皮效应”的成因及危害第26-27页
        1.4.2 “桔皮效应”的影响因素第27-29页
    1.5 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第29-33页
        1.5.1 影响SRS的因素第29-32页
        1.5.2 不同晶体结构中SRS与晶粒尺寸的关系:fcc vs bcc第32-33页
    1.6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第33-35页
2 研究方案与实验方法第35-44页
    2.1 课题研究基本思路第35-36页
        2.1.1 超细晶铜板再结晶行为研究第35页
        2.1.2 塑性变形纯铜表面“桔皮”研究第35-36页
        2.1.3 塑性变形纯铜力学行为研究第36页
    2.2 实验材料第36-38页
    2.3 纯铜试样的制备第38-39页
        2.3.1 等径角变形第38页
        2.3.2 轧制第38-39页
        2.3.3 退火热处理第39页
    2.4 塑性变形试验方法第39-41页
        2.4.1 准静态拉伸变形第39-40页
        2.4.2 动态拉伸变形第40-41页
    2.5 显微组织分析第41-42页
        2.5.1 光学显微组织观察第41-42页
        2.5.2 扫描电子显微形貌分析第42页
        2.5.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第42页
    2.6 表面性能分析第42-44页
        2.6.1 显微硬度测试第42页
        2.6.2 表面粗糙度测试第42-44页
3 超细晶纯铜板材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和织构演化第44-61页
    3.1 变形态纯铜的初始组织和织构第44-46页
    3.2 变形态纯铜再结晶过程中的组织演化第46-51页
    3.3 变形态纯铜再结晶过程中的织构演化第51-56页
    3.4 初始变形组织对织构演变的影响第56-59页
    3.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塑性变形纯铜表面“桔皮”的晶粒尺寸与应变速率效应第61-82页
    4.1 拉伸变形下的表面粗糙度分析第62-69页
        4.1.1 各晶粒尺寸试样的组织观察第62-63页
        4.1.2 动态拉伸变形纯铜的应变分布第63-66页
        4.1.3 表面粗糙度的晶粒尺寸与应变速率效应第66-69页
    4.2 “桔皮效应”的自仿射行为研究第69-76页
        4.2.1 高度—高度(对)相关函数法则测量分形维数第69-71页
        4.2.2 晶粒尺寸和应变速率对自仿射分形维数的影响第71-76页
    4.3 晶粒尺寸与应变速率对“桔皮”形貌的影响第76-80页
    4.4 本章小结第80-82页
5 高/低应变速率下纯铜SRS的晶粒尺寸效应第82-99页
    5.1 塑性变形纯铜的力学行为第82-88页
        5.1.1 低应变速率下纯铜的力学行为第82-85页
        5.1.2 高应变速率下纯铜的力学行为第85-88页
    5.2 SRS的物理模型第88-95页
        5.2.1 流变应力与应变速率的本构关系第88-90页
        5.2.2 SRS的物理方程第90-91页
        5.2.3 模型的分析与预测第91-95页
    5.3 高应变速率下位错阻尼机制对SRS晶粒尺寸效应的影响第95-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99页
6 结论与创新点第99-101页
致谢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18页
附录第118-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几种具有生物检测和诊断功能的荧光分子设计、合成及应用
下一篇:基于零位干涉的共轭差分面形绝对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