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稻瘟病菌RGS家族蛋白RGS结构域的功能解析及Dynamin家族蛋白MoDnm2、MoDnm3的生物学功能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2-39页
    第一章 异源三聚体G蛋白信号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3-27页
        1 异三聚体G蛋白信号途径概述第13-15页
        2 G蛋白调控因子(RGS)的研究进展第15-21页
            2.1 RGS蛋白的蛋白质性质和结构特征第15-16页
            2.2 RGS蛋白的分类第16-17页
            2.3 RGS蛋白的调控机制第17-18页
            2.4 RGS蛋白在真菌中的研究进展第18-21页
        参考文献第21-27页
    第二章 Dynamin蛋白的功能研究第27-39页
        1 Dynamin蛋白的生物学意义第27-28页
        2 Dynamin蛋白的结构第28-31页
        3 Dynamin在内吞作用中的作用第31-34页
            3.1 组装和聚合第32-33页
            3.2 构象变化和水解第33页
            3.3 胞吞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9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39-86页
    第一章 稻瘟病菌RGS家族蛋白RGS结构域的功能解析第40-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7页
            1.1 供试菌株的培养与保存第42页
            1.2 氨基酸序列分析和结构域预测第42页
            1.3 稻瘟病菌菌丝体DNA和RNA的提取第42-43页
            1.4 供试cDNA的制备第43页
            1.5 结构域嵌合质粒载体构建和验证第43-44页
                1.5.1 结构域嵌合质粒载体构建第43页
                1.5.2 western blot验证第43-44页
            1.6 结构域嵌合菌株的基本表型测定第44-45页
                1.6.1 结构域嵌合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测定第44页
                1.6.2 结构域嵌合菌株菌丝自溶第44-45页
                1.6.3 结构域嵌合菌株产孢量统计第45页
            1.7 结构域嵌合菌株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情况第45页
            1.8 结构域嵌合菌株附着胞形态观察第45页
            1.9 结构域嵌合菌株胞内cAMP测定第45-46页
            1.10 结构域嵌合菌株菌丝疏水性分析第46页
            1.11 实时定量PCR分析第46页
            1.12 结构域嵌合菌株水稻喷雾接种致病性测定第46-47页
            1.13 离体大麦叶片致病性测定第47页
            1.14 结构域嵌合菌株亚细胞定位观察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61页
            2.1 稻瘟病菌MoRgs1、MoRgs3、MoRgs4、MoRgs7结构域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47-48页
            2.2 结构域嵌合质粒载体构建和菌株的获得第48-50页
                2.2.1 结构域嵌合质粒载体构建第48-50页
                2.2.2 结构域嵌合菌株的获得第50页
            2.3 RGS7结构域在调控稻瘟病菌菌丝生长过程中与RGS1结构域有相似作用第50-52页
            2.4 RGS7结构域在调控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过程与RGS1结构域有相似作用第52-53页
            2.5 RGS7结构域在调控稻瘟病菌菌丝疏水性过程与RGS1结构域有相似作用第53-54页
            2.6 胞内CAMP水平测定第54-55页
            2.7 结构域嵌合菌株产孢量统计第55-56页
            2.8 RGS结构域在表面信号识别过程中具有相似性第56-57页
            2.9 结构域嵌合菌株附着胞形成分析第57-58页
            2.10 各RGS结构域特异性调控稻瘟病菌的致病过程第58-59页
            2.11 结构域嵌合菌株的亚细胞定位第59-61页
        3 讨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第二章 Dynamin家族蛋白MoDnm2和MoDnm3在稻瘟病菌中的功能研究第66-8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8-73页
            1.1 供试菌株的培养与保存第68页
            1.2 稻瘟病菌DNA、RNA的提取及cDNA的制备第68-69页
                1.2.1 稻瘟病菌菌丝体DNA和RNA的提取第68页
                1.2.2 供试cDNA的制备第68-69页
            1.3 MoDnm2和MoDnm3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第69页
                1.3.1 MoDnm2和MoDnm3的氨基酸序列分析第69页
                1.3.2 MoDnm2和MoDnm3系统发育分析第69页
            1.4 稻瘟病菌MoDNM2和MoDNM3基因的敲除与互补第69-71页
                1.4.1 MoDNM2和MoDNM3敲除载体的构建第69-70页
                1.4.2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的筛选及验证第70-71页
                1.4.3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的基因互补第71页
            1.5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的基本表型测定第71-72页
                1.5.1 敲除突变体在不同培养基上的生长测定第71页
                1.5.2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产孢量统计第71-72页
            1.6 突变体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形成情况第72页
            1.7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水稻喷雾接种致病性测定第72页
            1.8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的胁迫试验第72-73页
                1.8.1 突变体盐胁迫敏感性分析第72页
                1.8.2 突变体细胞壁完整性分析第72-73页
                1.8.3 突变体对H_2O_2耐受性分析第73页
        2 结果分析第73-81页
            2.1 MoDnm2和MoDnm3的氨基酸序列分析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第73-74页
            2.2 MoDNM2和MoDNM3敲除突变体及互补转化子的筛选第74-75页
            2.3 MoDNM2基因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第75页
            2.4 MoDNM2、MoDNM3基因不参与调控分生孢子的产生第75-76页
            2.5 MoDNM3基因参与调控附着胞的形成第76-77页
            2.6 MoDNM2和MoDNM3基因不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致病过程第77页
            2.7 突变体对高渗离子的反应第77-79页
            2.8 △Modnm2、△Modnm3突变体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增强第79-80页
            2.9 MoDNM2和MoDNM3基因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的细胞壁完整性第80-81页
        3 讨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6页
附录1 试验常用的培养基第86-89页
附录2 试验所用引物第89-92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第92-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ImpG互作蛋白筛选及其致病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大豆疫霉OG5154821新型外泌蛋白家族部分成员功能鉴定和ADA2基因在植物免疫过程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