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库的商业秘密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与协调
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8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商业秘密保护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梳理 | 第12-23页 |
第一节 个人信息与网络用户信息数据库 | 第12-16页 |
一、个人信息的界定 | 第12-14页 |
二、网络用户个人信息数据库特点 | 第14-16页 |
第二节 网络用户信息数据库的司法救济途径 | 第16-20页 |
一、认定为商业秘密 | 第17-18页 |
二、认定为企业财产权 | 第18页 |
三、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 第18-20页 |
第三节 二者冲突根源 | 第20-23页 |
一、商业秘密权益的实现可能侵犯个人的何种权利 | 第20-21页 |
二、个人信息限制企业商业秘密权益的实现 | 第21页 |
三、个人信息保护与商业秘密权益彼此限制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商业秘密获取中的利益冲突与协调 | 第23-32页 |
第一节 商业秘密的来源须合法 | 第23-26页 |
一、安客诚公司与上海辰邮公司商业秘密纠纷案 | 第23-24页 |
二、来源合法是商业秘密所有权的前提 | 第24-25页 |
三、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依据发布禁令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个人所享有的权利 | 第26-27页 |
一、知情权 | 第26页 |
二、决定权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商业秘密来源合法的标准 | 第27-32页 |
一、收集前的告知义务 | 第27-28页 |
二、用户个人同意 | 第28-32页 |
第三章 商业秘密转让、交易的利益平衡 | 第32-39页 |
第一节 我国的司法现状 | 第32-34页 |
一、立法不完善 | 第32页 |
二、法院寄希望于“商业道德” | 第32-34页 |
第二节 个人的权利 | 第34页 |
一、保密权 | 第34页 |
二、退出权 | 第34页 |
第三节 国外司法实践发展 | 第34-37页 |
一、允许出售 | 第35页 |
二、绝对禁止出售 | 第35-36页 |
三、退出机制 | 第36-37页 |
第四节 利益衡量的建议 | 第37-39页 |
一、出让方的义务 | 第37-38页 |
二、受让方的义务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