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中国陆路、公路运输经济论文

非经营性公路物有所值评价--以全南县PPP公路项目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页
    1.2 研究现状第9-12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9-10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二章 物有所值评价相关概念与理论第14-21页
    2.1 物有所值相关概念第14-16页
        2.1.1 PPP模式的概念第14-15页
        2.1.2 VFM含义第15-16页
    2.2 VFM定性评价的实践第16页
        2.2.1 VFM定性评价流程第16页
        2.2.2 VFM定性评价国内外实践第16页
    2.3 VFM定量评价的实践第16-17页
        2.3.1 评价原理第16-17页
        2.3.2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在国外的实践第17页
        2.3.3 PPP项目物有所值评价在我国的实践第17页
    2.4 物有所值(VFM)评价基本思路第17-21页
        2.4.1 评价原则第17页
        2.4.2 评价流程第17-19页
        2.4.3 评价重点第19-21页
第三章 非经营性公路VFM评价模型构建第21-34页
    3.1 非经营性公路PPP项目的特性第21-23页
        3.1.1 准公共产品属性第21页
        3.1.2 建设及运行维护资金的转移支付性第21页
        3.1.3 价格支付方式—影子付费第21-23页
    3.2 非经营性公路PPP项目VFM定性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3-25页
        3.2.1 评价方法选择第23页
        3.2.2 定性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3-24页
        3.2.3 定性评价基本评价指标第24页
        3.2.4 判断依据第24-25页
    3.3 非经营性公路PPP项目VFM定量评价模型的构建第25-30页
        3.3.1 VFM定量评价的基本表达式第25-26页
        3.3.2 PSC的架构及测算第26-29页
        3.3.3 PPP值的架构及测算第29-30页
    3.4 非经营性公路PPP项目VFM定量评价的折现率第30-33页
        3.4.1 VFM折现率确定的一般方法第30-31页
        3.4.2 VFM确定折现率需要考虑的因素第31-32页
        3.4.3 非经营性PPP项目折现率的基本模型第32-33页
    3.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全南县PPP公路项目定性评价分析第34-48页
    4.1 项目基本信息第34-39页
        4.1.1 项目概况第34-36页
        4.1.2 项目实施意义第36-37页
        4.1.3 项目运作模式第37-38页
        4.1.4 项目回报机制第38-39页
        4.1.5 项目调价机制第39页
        4.1.6 项目资金来源第39页
    4.2 评价关注点第39-41页
        4.2.1 增加供给第40页
        4.2.2 优化风险分配第40-41页
        4.2.3 促进创新和公平竞争第41页
    4.3 定性分析评分指标第41-42页
        4.3.1 基本指标说明第41-42页
        4.3.2 推荐附加指标说明第42页
    4.5 全南县PPP公路项目定性评价第42-47页
        4.5.1 评分方式第42页
        4.5.2 问卷调查表第42-46页
        4.5.3 评分结果第46-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全南县PPP公路项目VFM定量评价第48-56页
    5.1 项目风险分析第48-51页
        5.1.1 风险分配原则第48-49页
        5.1.2 项目风险分配第49-51页
        5.1.3 风险分析工作流程第51页
    5.2 物有所值量值的计算第51-54页
        5.2.1 政府传统采购模式下公共部门比较值(PSC)第51-53页
        5.2.2 政府与社会资本方合作模式下的PPPs值第53-54页
    5.3 VFM定量评价结论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六章 VFM对策及建议第56-58页
    6.1 VFM定量评价的基础工作第56页
    6.2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折现率体系第56页
    6.3 建立社会资本方合理利润率的调整机制第56-57页
    6.4 完善VFM定性评价体系第57页
    6.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7.1 主要结论第58页
    7.2 进一步工作的展望第58-60页
致谢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用涡轮增压器非线性流场特性及结构优化研究
下一篇:过氧乙酸和异噻唑啉酮对养殖水体有害藻华的联合抑制效果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