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6页 |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9页 |
1.2 涡轮增压器概述 | 第9-18页 |
1.3 涡轮增压器数值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1.4 涡轮增压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1.5 CFD的提出 | 第24-25页 |
1.5.1 CFD软件的简介 | 第24-25页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第2章 流固耦合分析理论基础 | 第26-34页 |
2.1 流固耦合问题描述 | 第26-27页 |
2.2 流固耦合分析方法 | 第27-29页 |
2.2.1 单向流固耦合分析 | 第28页 |
2.2.2 双向流固耦合分析 | 第28页 |
2.2.3 耦合面数据传递 | 第28页 |
2.2.4 网格映射和数据交换类型 | 第28-29页 |
2.3 控制方程 | 第29-31页 |
2.3.1 流体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2.3.2 固体控制方程 | 第30页 |
2.3.3 耦合控制方程 | 第30-31页 |
2.4 湍流模型 | 第31-33页 |
2.4.1 k-ε模型 | 第31页 |
2.4.2 ShearStressTransport模型 | 第31-32页 |
2.4.3 ReynoldsStress模型 | 第32-3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涡轮增压器涡轮双向流固耦合计算 | 第34-49页 |
3.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4-35页 |
3.1.1 流体模型和固体模型 | 第34-35页 |
3.2 网格划分 | 第35-37页 |
3.2.1 网格划分 | 第35-37页 |
3.2.2 网格的命名 | 第37页 |
3.3 边界条件的设定 | 第37-40页 |
3.3.1 固体场边界条件设置 | 第37-38页 |
3.3.2 流体场边界条件设置 | 第38-40页 |
3.4 涡轮性能匹配分析 | 第40-42页 |
3.5 涡轮流场计算结果 | 第42-48页 |
3.5.1 计算模型的验证以及实验的测量 | 第42-45页 |
3.5.2 低流损场的要求 | 第45页 |
3.5.3 叶轮及蜗壳压力场、温度场、压力图和速度矢量图分析 | 第45-4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4章 涡轮叶轮叶型改进 | 第49-54页 |
4.1 涡轮叶轮叶型改进研究 | 第49页 |
4.2 涡轮叶轮改进的理论依据 | 第49-50页 |
4.3 涡轮优化改进分析 | 第50-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4-5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4-55页 |
5.2 工作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