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

“五四”时期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接受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5页
    (一)研究缘起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爱伦·凯著述及思想第15-22页
    (一)爱伦·凯的婚恋观第15-18页
        1.恋爱自由第16-17页
        2.恋爱淘汰第17-18页
    (二)爱伦·凯的母职观第18-22页
        1.女性职能第19-20页
        2.教养儿童第20-22页
二、爱伦·凯思想在“五四”时期的译介与传播第22-33页
    (一)爱伦·凯思想的传播背景第22-23页
    (二)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译介路径第23-26页
    (三)爱伦·凯思想在中国的传播阵地第26-33页
三、爱伦·凯与“五四”新文学第33-47页
    (一)爱伦·凯婚恋观与“五四”新文学创作第33-40页
        1.爱伦·凯婚恋思想与“五四”男作家第34-36页
        2.爱伦·凯婚恋思想与“五四”女作家第36-40页
    (二)引发“贞操”讨论,助力女性解放第40-42页
    (三)爱伦·凯母职观与“新贤妻良母”主义第42-47页
        1.冰心的“母爱”观第42-44页
        2.陈衡哲的“母职”论第44-47页
四、对爱伦·凯的“冷”探究与“热”反思第47-57页
    (一)爱伦·凯“热”退潮探因第47-53页
        1.传播媒介与接受主体第47-48页
        2.爱伦·凯思想本土化过程遭遇的问题第48-52页
        3.战时状态下的家国选择第52-53页
    (二)对“五四”时期爱伦·凯“热”的反思第53-57页
        1.五四吸收外来思想的工具性、功利性第53-54页
        2.对爱伦·凯思想的误用第54-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哈尔滨埠头区(道里)城区史研究(1898-1931)
下一篇:新时代内蒙古统战系统政务微信运营与传播研究--以“内蒙古统一战线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