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TiO2纳米棒与石墨烯复合物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8页
    1.1 引言第10-13页
        1.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二氧化钛简介第11-12页
        1.1.3 石墨烯的作用简介第12-13页
    1.2 石墨烯/TiO_2复合物研究背景第13-16页
        1.2.1 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TiO_2/石墨烯复合物制备方法第14-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6-18页
第2章 溶剂比例对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18-26页
    2.1 实验部分第18-20页
        2.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18-19页
        2.1.2 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第19-2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20-25页
        2.2.1 TEM分析第20-22页
        2.2.2 XRD分析第22-23页
        2.2.3 FTIR分析第23-24页
        2.2.4 UV-Vis DRS分析第24-25页
    2.3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醇酸比对纳米棒形貌的影响第26-32页
    3.1 实验部分第26页
        3.1.1 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制备第26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6-31页
        3.2.1 TEM分析第27-28页
        3.2.2 XRD分析第28-29页
        3.2.3 FTIR分析第29-30页
        3.2.4 UV-Vis DRS分析第30-31页
    3.3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4章 二氧化钛纳米棒的光催化性能第32-41页
    4.1 光催化实验第33-34页
        4.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33页
        4.1.2 光催化实验方法第33-34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4-40页
        4.2.1 最佳吸收波长第34-35页
        4.2.2 光催化效率分析第35-40页
    4.3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5章 二氧化钛/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光催化性能第41-52页
    5.1 实验部分第42-45页
        5.1.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42-43页
        5.1.2 GO的制备第43-44页
        5.1.3 TiO_2-20:20:1/RGO复合物的制备第44-45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45-47页
        5.2.1 SEM和TEM对样品的形貌表征第45-46页
        5.2.2 样品FTIR分析第46页
        5.2.3 样品拉曼分析第46-47页
    5.3 TiO_2-20:20:1/RGO复合物的光催化第47-48页
        5.3.1 TiO_2-20:20:1/RGO光催化实验第48页
    5.4 光催化效果的结果与讨论第48-50页
        5.4.1 TiO_2-20:20:1/RGO复合物的吸收峰变化第48-49页
        5.4.2 TiO_2-20:20:1/RGO复合物的催化效率分析第49-50页
    5.5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结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式垃圾压缩站结构分析与优化
下一篇:超细TiO2颗粒及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以及对有机物降解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