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TiO_2光催化剂的概述 | 第13-15页 |
1.2.1 TiO_2结构和特性 | 第13-15页 |
1.2.2 TiO_2的光催化机理 | 第15页 |
1.3 TiO_2光催化剂的改性 | 第15-20页 |
1.3.1 贵金属沉积 | 第16页 |
1.3.2 金属和非金属离子掺杂 | 第16-17页 |
1.3.3 半导体复合 | 第17-18页 |
1.3.4 表面染料光敏化 | 第18页 |
1.3.5 TiO_2的负载方法 | 第18-19页 |
1.3.6 TiO_2的常用载体 | 第19-20页 |
1.4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研究现状 | 第20-24页 |
1.4.1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性质 | 第20-21页 |
1.4.2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制备 | 第21页 |
1.4.3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改性 | 第21-22页 |
1.4.4 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的应用 | 第22-24页 |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4页 |
1.6 课题来源 | 第24-26页 |
第2章 实验部分 | 第26-34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9页 |
2.2.1 TiO_2纳米棒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2.2.2 TiO_2纳米粒子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页 |
2.2.4 TiO_2/g-C_3N_4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催化剂物化性质表征 | 第29-31页 |
2.3.1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29页 |
2.3.2 表面形貌测定分析 | 第29-30页 |
2.3.3 比表面积测定分析 | 第30页 |
2.3.4 光致发光光谱(PL) | 第30页 |
2.3.5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UV-DRS) | 第30页 |
2.3.6 光电化学测试 | 第30-31页 |
2.4 光催化活性评价 | 第31-34页 |
2.4.1 紫外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1-32页 |
2.4.2 可见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2页 |
2.4.3 淬灭实验 | 第32页 |
2.4.5 稳定性实验 | 第32-34页 |
第3章 TiO_2纳米粒子的制备、表征及催化剂研究 | 第34-42页 |
3.1 引言 | 第34-3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5-36页 |
3.2.1 TiO_2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第35页 |
3.2.2 TiO_2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 第35页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35页 |
3.2.4 光催化活性测试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1页 |
3.3.1 晶体结构与分析 | 第36页 |
3.3.2 表面形貌与粒径大小 | 第36-38页 |
3.3.3 UV-vis分析 | 第38页 |
3.3.4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第38-39页 |
3.3.5 光催化性能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g-C_3N_4负载TiO_2纳米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催化活性研究 | 第42-53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2-51页 |
4.3.1 晶体结构与组成 | 第42-43页 |
4.3.2 微观形貌 | 第43-44页 |
4.3.3 光学性能 | 第44-45页 |
4.3.4 荧光光谱分析 | 第45页 |
4.3.5 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 | 第45-46页 |
4.3.6 光电化学分析 | 第46-48页 |
4.3.7 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性能分析 | 第48-49页 |
4.3.9 光催化降解苯酚性能及稳定性分析 | 第49-50页 |
4.3.10 捕获实验及反应机理分析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