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镍基合金冷却孔电解加工流场动力学CFD分析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冷却孔加工的主要工艺方法与现状 | 第10-12页 |
1.2.1 电火花加工 | 第10页 |
1.2.2 激光加工 | 第10-11页 |
1.2.3 电解加工 | 第11-12页 |
1.3 冷却孔加工工艺存在的局限性 | 第12-14页 |
1.4 课题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1.5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6 课题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基础试验设计及研究 | 第17-32页 |
2.1 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试验准备 | 第17-23页 |
2.1.1 管电极电解加工基本原理 | 第17页 |
2.1.2 管电极电解加工加工机床 | 第17-20页 |
2.1.3 工件材料和管电极绝缘处理 | 第20页 |
2.1.4 电解液和加工电源 | 第20-23页 |
2.2 性能表征方法 | 第23-24页 |
2.3 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基础试验 | 第24-26页 |
2.4 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基础试验结果分析 | 第26-31页 |
2.4.1 电解液入口压力 | 第26-28页 |
2.4.2 加工电压 | 第28-29页 |
2.4.3 电极进给速度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冷却孔电解加工气液两相流场特性分析 | 第32-40页 |
3.1 冷却孔电解加工流场特性 | 第32-34页 |
3.1.1 加工间隙 | 第32-33页 |
3.1.2 气液两相流 | 第33-34页 |
3.2 气液两相流场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4-37页 |
3.3 气液两相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冷却孔电解加工流体动力学CFD分析 | 第40-60页 |
4.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第40-42页 |
4.1.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 | 第40-41页 |
4.1.2 FLUENT软件简介 | 第41-42页 |
4.2 冷却孔电解加工流场理论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4.3 冷却孔电解加工流场几何模型的建立 | 第44-47页 |
4.3.1 几何模型 | 第44-46页 |
4.3.2 网格划分 | 第46-47页 |
4.4 边界参数及仿真模型的设置 | 第47-49页 |
4.4.1 边界参数设置 | 第47-48页 |
4.4.2 仿真模型设定 | 第48-49页 |
4.5 冷却孔电解加工流场仿真结果分析 | 第49-57页 |
4.5.1 电解液入口压力对流场的影响 | 第49-53页 |
4.5.2 加工电压对流场的影响 | 第53-55页 |
4.5.3 电极进给速度对流场的影响 | 第55-57页 |
4.6 管电极电解加工冷却孔优化试验 | 第57-58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5.1 总结 | 第60页 |
5.2 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