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多铌氧酸的水热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38页
    1.1 多金属氧酸的基本概述第9-12页
    1.2 多铌氧酸的研究现状第12-37页
        1.2.1 同多铌氧酸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Keggin型杂多铌氧酸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4-19页
        1.2.3 Nb/W混配型杂多铌氧酸的研究进展第19-24页
            1.2.3.1 Keggin型Nb/W混配多酸第20-23页
            1.2.3.2 Dawson型Nb/W混配多酸第23-24页
        1.2.4 过渡金属修饰的多铌氧酸的研究进展第24-37页
            1.2.4.1 Ti元素修饰的多铌氧酸第24-25页
            1.2.4.2 Cu元素修饰的多铌氧酸第25-28页
            1.2.4.3 Co元素修饰的多铌氧酸第28-30页
            1.2.4.4 V元素修饰的多铌氧酸第30-34页
            1.2.4.5 其他过渡金属修饰的多铌氧酸第34-37页
    1.3 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目标第37-3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8-40页
    2.1 实验原理和方法第38页
    2.2 实验试剂和原料第38-39页
    2.3 实验仪器和设备第39-40页
第三章 Keggin型无机多铌氧酸拓展结构的研究第40-55页
    3.1 引言第40页
    3.2 合成与表征第40-53页
        3.2.1 化合物K_(12)Na_8(OH)_(10)[SiNb_(12)O_(40)(SbOH)_3]·5H_2O(3-1)和化合物K_(15)(OH)_5[GeNb_(12)O_(40)(SbOH)_3]·5H_2O(3-2)的合成与表征第40-47页
            3.2.1.1 化合物的合成第40-41页
            3.2.1.2 化合物3-1和3-2的红外光谱第41-42页
            3.2.1.3 化合物3-1和3-2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42页
            3.2.1.4 化合物3-1和3-2的热重分析第42-43页
            3.2.1.5 化合物3-1和3-2的固体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第43页
            3.2.1.6 化合物3-1的热稳定性测试第43-44页
            3.2.1.7 化合物3-1和3-2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44-45页
            3.2.1.8 化合物3-1和3-2的结构描述第45-47页
        3.2.2 化合物K_(21)(OH)[(SiNb_(12)O_(40)(Nb_2O_2)]_2·25H_2O(3-3)的合成与表征第47-53页
            3.2.2.1 化合物3-3的合成第47页
            3.2.2.2 化合物3-3的红外光谱第47-48页
            3.2.2.3 化合物3-3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48页
            3.2.2.4 化合物3-3的热重分析第48-49页
            3.2.2.5 化合物3-3的离子传导测试第49-51页
            3.2.2.6 化合物3-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51-52页
            3.2.2.7 化合物3-3的结构描述第52-53页
    3.3 小结第53-55页
第四章 过渡金属修饰的多铌氧酸盐的研究第55-80页
    4.1 引言第55-56页
    4.2 合成与表征第56-78页
        4.2.1 化合物H[Cu(en)_2(H_2O)]_8[Cu(en)_2(H_2O)_2]_2{K_4[Cu(en)_2]_2[Cu(en)_2-(GeNb_(18)O_(54))]_2}[Nb_3W_3O_(19)]·32H_2O(4-1)的合成与表征第56-63页
            4.2.1.1 化合物4-1的合成第56页
            4.2.1.2 化合物4-1的红外光谱第56页
            4.2.1.3 化合物4-1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56-57页
            4.2.1.4 化合物4-1的热重分析第57-58页
            4.2.1.5 化合物4-1的离子传导测试第58-59页
            4.2.1.6 化合物4-1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59-60页
            4.2.1.7 化合物4-1的结构描述第60-63页
        4.2.2 化合物Na[Cu(en)_2][Cu(en)_2H_2O]_2[VNb_(12)(VO)_4O_(40)]·12H_2O(4-2)的合成与表征第63-70页
            4.2.2.1 化合物4-2的合成第63-64页
            4.2.2.2 化合物4-2的红外光谱第64页
            4.2.2.3 化合物4-2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64-65页
            4.2.2.4 化合物4-2的热重分析第65-66页
            4.2.2.5 化合物4-2的离子传导测试第66-67页
            4.2.2.5 化合物4-2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67-68页
            4.2.2.6 化合物4-2的结构描述第68-70页
        4.2.3 化合物H_5[Co(en)_2(H_2O)_2][Co(en)_3]_2[PNb_(12)(VO)_2O_(40)]·20H_2O(4-3)的合成与表征第70-74页
            4.2.3.1 化合物4-3的合成第70页
            4.2.3.2 化合物4-3的红外光谱第70-71页
            4.2.3.3 化合物4-3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71页
            4.2.3.3 化合物4-3的热重分析第71-72页
            4.2.3.4 化合物4-3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72-73页
            4.2.3.5 化合物4-3的结构描述第73-74页
        4.2.4 化合物(H_2en)_6[Cu(en)_2(H_2O)_2][Cu(en)_2H_2O]_2[Cu(en)_2]{Nb_(24)O_(72)H_(10)-[Cu(en)_2]_2}_2·44H_2O(4-4)的合成与表征第74-78页
            4.2.4.1 化合物4-4的合成第74页
            4.2.4.2 化合物4-4的红外光谱第74-75页
            4.2.4.3 化合物4-4的X-射线粉末衍射第75页
            4.2.4.4 化合物4-4的X-热重分析第75-76页
            4.2.4.5 化合物4-4的X-射线单晶结构分析第76-77页
            4.2.4.6 化合物4-4的结构描述第77-78页
    4.3 小结第78-80页
总结与展望第80-82页
    工作总结第80-81页
    工作展望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致谢第88-89页
附录第89-117页
个人简历第117页
在学期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S/SA复合铅(Ⅱ)离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性能
下一篇:光催化剂g-C3N4表面非金属修饰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