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脱落酸的分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1.1.1. 脱落酸的发现,分布,生物合成途径 | 第10-12页 |
1.1.2. 脱落酸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作用 | 第12-15页 |
1.2. NCED分子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2.1. NCED简介 | 第15页 |
1.2.2. NCED基因家族 | 第15-16页 |
1.2.3. NCED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3. 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37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5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0页 |
2.1.2. 菌种及质粒 | 第20页 |
2.1.3.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20-21页 |
2.1.4. 培养基 | 第21-22页 |
2.1.5. 设备 | 第22-23页 |
2.1.6. 生物信息学分析所需要的数据库及软件 | 第23-24页 |
2.1.7. 引物序列 | 第24-2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5-37页 |
2.2.1. 植物叶片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25页 |
2.2.2. 电泳 | 第25-26页 |
2.2.3. 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6页 |
2.2.4. 热激转化 | 第26-27页 |
2.2.5. 菌落PCR检测阳性克隆菌株 | 第27-28页 |
2.2.6. 质粒的提取 | 第28-29页 |
2.2.7. CRISPR-CAS9基因敲除方法 | 第29-32页 |
2.2.8. 农杆菌EHA105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9. 电击法转化农杆菌 | 第33页 |
2.2.10. 农杆菌介导的目的基因的日本晴的遗传转化方法 | 第33-34页 |
2.2.11. 阳性转基因苗的鉴定 | 第34-35页 |
2.2.12. 植物叶片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 第35-36页 |
2.2.13. Osnced3-Cas9转基因幼苗的耐逆性分析 | 第36-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3.1. Osnced3-Cas9载体的构建和遗传转化 | 第37-40页 |
3.1.1. OsNCED3基因序列的分析和Cas9靶位点的选择 | 第37页 |
3.1.2. Osnced3-Cas9载体的构建 | 第37-38页 |
3.1.3. 农杆菌介导的Osnced3-Cas9载体的遗传转化 | 第38-39页 |
3.1.4. Osnced3-Cas9转基因水稻的鉴定 | 第39-40页 |
3.2. Osnced3-Cas9转基因水稻的耐逆性分析 | 第40-48页 |
3.2.1. ABA胁迫对Osnced 3-Cas9转基因幼苗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2. 盐胁迫对Osnced 3-Cas9转基因幼苗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Osnced3-Cas9转基因水稻的耐旱性分析 | 第43-48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8-50页 |
4.1. 结论 | 第48页 |
4.2. 讨论 | 第48-50页 |
4.2.1. OsNCED3是一个水稻耐逆功能基因 | 第48-49页 |
4.2.2. OsNCED3影响水稻的生长势 | 第49页 |
4.2.3. OsNCED3基因的功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1 | 第59-60页 |
附录2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