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船舶工程论文--船舶机械论文--船舶动力装置论文

高亚声速下压气机叶栅中叶尖小翼控制间隙流动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5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1.2 燃气轮机在船舶上的应用第15-21页
        1.2.1 燃气轮机在军船上的应用第15-18页
        1.2.2 燃气轮机在民船上的应用第18-21页
    1.3 压气机叶顶泄漏流动的发展第21-32页
        1.3.1 理论模型方法第21-25页
        1.3.2 实验测量方法第25-29页
        1.3.3 数值模拟方法第29-32页
    1.4 压气机叶顶间隙流动控制技术第32-42页
        1.4.1 主动控制第33-37页
        1.4.2 被动控制第37-42页
    1.5 叶尖小翼技术的研究现状第42-49页
        1.5.1 飞机翼稍小翼第42-43页
        1.5.2 风力机,螺旋桨及风机小翼第43-46页
        1.5.3 涡轮叶尖小翼第46-48页
        1.5.4 压气机叶尖小翼第48-49页
    1.6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49-51页
        1.6.1 研究目标第49-50页
        1.6.2 研究内容第50-51页
第2章 实验装置和数值模拟方法第51-67页
    2.1 实验装置第51-63页
        2.1.1 实验叶栅设计第51-54页
        2.1.2 叶尖小翼的设计第54-55页
        2.1.3 实验风洞系统第55-56页
        2.1.4 实验探针及校准曲线第56-58页
        2.1.5 实验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第58-59页
        2.1.6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第59-63页
    2.2 数值模拟方法第63-66页
        2.2.1 计算区域网格生成方法第63-65页
        2.2.2 边界条件选定第65页
        2.2.3 计算结果校核第65-66页
    2.3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3章 间隙泄漏流动对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第67-100页
    3.1 引言第67页
    3.2 高亚声速无叶尖小翼压气机叶栅的变间隙特性第67-75页
        3.2.1 无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68-69页
        3.2.2 无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第69-70页
        3.2.3 无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70-73页
        3.2.4 无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73-75页
    3.3 高亚声速无叶尖小翼压气机叶栅的变马赫数特性第75-84页
        3.3.1 无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75-77页
        3.3.2 无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77-78页
        3.3.3 无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78-82页
        3.3.4 无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82-84页
    3.4 高亚声速无叶尖小翼压气机叶栅的变冲角特性第84-96页
        3.4.1 无叶尖小翼变马冲角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84-86页
        3.4.2 无叶尖小翼变马冲角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86-89页
        3.4.3 无叶尖小翼变马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89-94页
        3.4.4 无叶尖小翼变马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94-96页
    3.5 不同叶尖小翼对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第96-99页
    3.6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4章 吸力面叶尖小翼对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影响的研究第100-147页
    4.1 引言第100-101页
    4.2 加装吸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间隙特性第101-113页
        4.2.1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01-103页
        4.2.2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03-106页
        4.2.3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06-111页
        4.2.4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11-113页
    4.3 加装吸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马赫数特性第113-126页
        4.3.1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13-116页
        4.3.2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16-119页
        4.3.3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19-124页
        4.3.4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24-126页
    4.4 加装吸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冲角特性第126-145页
        4.4.1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26-130页
        4.4.2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30-133页
        4.4.3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33-142页
        4.4.4 吸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42-145页
    4.5 本章小结第145-147页
第5章 压力面叶尖小翼对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影响的研究第147-197页
    5.1 引言第147页
    5.2 加装压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间隙特性第147-162页
        5.2.1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47-150页
        5.2.2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50-153页
        5.2.3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53-159页
        5.2.4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间隙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59-162页
    5.3 加装压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马赫数特性第162-174页
        5.3.1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62-164页
        5.3.2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64-167页
        5.3.3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67-172页
        5.3.4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马赫数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72-174页
    5.4 加装压力面叶尖小翼的高亚声速压气机叶栅变冲角特性第174-195页
        5.4.1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顶区域流场分析第174-179页
        5.4.2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流场内熵变化分析第179-183页
        5.4.3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流场分析第183-191页
        5.4.4 压力面叶尖小翼变冲角时叶栅出口截面参数分析第191-195页
    5.5 本章小结第195-197页
结论第197-200页
参考文献第200-2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21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其他论文第213-214页
致谢第214-215页
作者简介第215页

论文共2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强化学习的无人船舶避碰导航及控制
下一篇:分布式多水下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