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3页 |
(三)研究数据来源 | 第13页 |
(四)写作难点和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宏观研判 | 第14-18页 |
(一)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立法需求突出 | 第15页 |
1.贯彻落实上位法的需要 | 第15页 |
2.改善本地环境空气质量的需要 | 第15页 |
(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性法规的现状 | 第15页 |
(三)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政府规章的现状 | 第15-18页 |
1.质与量不均衡 | 第15-16页 |
2.内容上相互抄袭 | 第16-18页 |
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微观比较 | 第18-22页 |
(一)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指导原则比较 | 第18-19页 |
(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补偿方式比较 | 第19页 |
(三)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补偿标准比较 | 第19-21页 |
(四)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质量比较 | 第21-22页 |
三、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一)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1.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指导原则混乱 | 第22页 |
2.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补偿标准不合理 | 第22-23页 |
3.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补偿方式单一 | 第23-24页 |
4.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规范性不强 | 第24-25页 |
(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1.缺乏直接上位法的指导 | 第25页 |
2.地方立法主体之间相互抄袭,缺乏创新 | 第25-26页 |
3.立法层级较低 | 第26页 |
4.立法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 第26-27页 |
四、完善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的建议 | 第27-30页 |
(一)提升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技术 | 第27页 |
(二)明确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指导原则 | 第27-28页 |
(三)合理制定环境空气质量生态地方立法中补偿标准 | 第28页 |
(四)丰富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地方立法中补偿方式 | 第28-30页 |
结论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4-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