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矿山废水AMD的产生机制 | 第10-11页 |
1.3 AMD的处理方法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物理覆盖法 | 第11页 |
1.3.2 生物法 | 第11-12页 |
1.3.3 化学法 | 第12-13页 |
1.4 纳米材料在金属防护中的应用 | 第13-19页 |
1.4.1 蒙脱石的结构及特征 | 第14页 |
1.4.2 蒙脱石的分散稳定性研究 | 第14-16页 |
1.4.3 分散剂提高蒙脱石分散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 课题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1 电化学法 | 第19-20页 |
1.5.2 化学浸取法 | 第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蒙脱石添加量对PropS-SH/MMT复合钝化剂抗化学氧化性能的影响 | 第22-40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2.1.1 实验仪器 | 第22-23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3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2.1 黄铁矿样品预处理 | 第23页 |
2.2.2 黄铁矿样品表征分析法 | 第23-24页 |
2.2.3 黄铁矿样品钝化包膜处理 | 第24页 |
2.2.4 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静态接触角测试 | 第24-25页 |
2.2.5 电化学实验 | 第25-26页 |
2.2.6 化学浸取实验 | 第26-27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27-38页 |
2.3.1 黄铁矿原矿样品的表征 | 第27-28页 |
2.3.2 蒙脱石对复合钝化剂表面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28-31页 |
2.3.3 PropS-SH/MMT复合钝化剂钝化前后黄铁矿的电化学行为分析 | 第31-36页 |
2.3.4 PropS-SH/MMT复合钝化剂抗化学浸取实验分析 | 第36-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3章 不同分散剂投加量对PSM复合钝化剂抗化学氧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第40-55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3.2.1 添加不同分散剂的蒙脱石悬液沉降实验 | 第41页 |
3.2.2 Zeta电位法 | 第41页 |
3.2.3 黄铁矿样品的钝化处理方法 | 第41-42页 |
3.2.4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 | 第42页 |
3.2.5 电化学测试 | 第42页 |
3.2.6 化学浸取实验 | 第42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53页 |
3.3.1 不同分散剂作用下蒙脱石悬液的沉降实验结果分析 | 第42-44页 |
3.3.2 不同分散剂作用下的蒙脱石悬液Zeta电位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3 静态水接触角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3.4 电化学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51页 |
3.3.5 化学浸取实验结果分析 | 第51-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PSM复合钝化剂对黄铁矿钝化的机理研究 | 第55-65页 |
4.1 表征方法 | 第55页 |
4.1.1 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测试 | 第55页 |
4.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测试 | 第55页 |
4.1.3 固体~(29)Si核磁共振(~(29)Si NMR)测试 | 第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4页 |
4.2.1 PSM复合钝化剂对黄铁矿的钝化机理研究 | 第55-60页 |
4.2.2 有机硅烷、分散剂与蒙脱石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60-63页 |
4.2.3 分散剂对蒙脱石的分散机理 | 第63-64页 |
4.2.4 PropS-SH/MMT复合钝化剂对黄铁矿的钝化机理 | 第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65-67页 |
5.1 结论 | 第65页 |
5.2 创新点 | 第65-66页 |
5.3 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