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1页
        1.2.2 现实意义第11页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13页
        1.3.1 研究思路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3页
    1.5 存在的不足第13页
    1.6 “外包”与“制造业”的概念界定第13-17页
        1.6.1 外包第13-15页
        1.6.2 制造业第15-17页
第二章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就业效应的相关文献综述第17-23页
    2.1 制造业外包对就业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7-19页
        2.1.1 关于外包对于就业规模的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7-18页
        2.1.2 关于外包对于就业结构影响的相关研究第18-19页
    2.2 制造业外包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第19-23页
        2.2.1 以零部件或中间品贸易衡量第19-20页
        2.2.2 用加工贸易间接度量第20页
        2.2.3 用投入产出表计算第20-23页
第三章 制造业外包及就业的理论分析第23-30页
    3.1 外包产生及发展的原因第23-26页
        3.1.1 有关外包产生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第23-25页
        3.1.2 外包产生和发展的影响因素第25-26页
    3.2 参与制造业外包影响就业的途径第26-28页
        3.2.1 参与制造业外包影响就业规模的途径第26-27页
        3.2.2 参与制造业外包影响就业结构的途径第27-28页
    3.3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机理分析第28-30页
第四章 制造业外包及就业的现状描述第30-41页
    4.1 我国2000-2007年制造业外包情况描述及发展趋势第30-39页
        4.1.1 我国2000-2007年制造业整体的外包情况第30-31页
        4.1.2 我国2000-2007年制造业分行业的外包情况第31-39页
    4.2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就业情况分析第39-41页
        4.2.1 我国制造业劳动力就业规模分析第39-41页
第五章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第41-55页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第41-46页
        5.2.1 模型设定第41-42页
        5.2.2 数据处理与变量描述第42-46页
    5.3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的实证初步结果分析第46-48页
    5.4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的实证进一步分析第48-53页
        5.4.1 制造业外包对不同技术行业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第48-51页
        5.4.2 制造业外包对不同经济性质的企业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第51-52页
        5.4.3 制造业外包对不同经济区位的企业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第52-53页
    5.5 制造业外包对中国劳动力的就业效应的补充分析第53-55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5-58页
    6.1 主要结论第55页
    6.2 对策建议第55-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3-64页
后记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福建农林大学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成效研究
下一篇:政府扶持企业博士后工作站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