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4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规划相关范畴分析 | 第17-27页 |
2.1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概念解释 | 第17-21页 |
2.1.1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特征分析 | 第17-19页 |
2.1.2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样式分析 | 第19-21页 |
2.2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主要功能及类型分析 | 第21-23页 |
2.3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第23-24页 |
2.3.1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规划的目标 | 第23页 |
2.3.2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布局规划的原则 | 第23-24页 |
2.4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主要研究范畴 | 第24-25页 |
2.5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模型构建及求解 | 第27-67页 |
3.1 仓库功能区布局方法分析 | 第27-28页 |
3.2 系统布置设计方法(SLP)原理步骤分析 | 第28-32页 |
3.2.1 SLP法简介 | 第28-29页 |
3.2.2 SLP法平面布局原理概述 | 第29页 |
3.2.3 基于SLP法设施平面布局步骤 | 第29-32页 |
3.3 SLP法在传统布局规划问题中的不足 | 第32页 |
3.4 对于SLP方法的改进 | 第32-34页 |
3.5 基于改进SLP方法的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规划设计步骤 | 第34-66页 |
3.5.1 对于SLP方法的基础五要素的分析 | 第35-37页 |
3.5.2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作业流程分析 | 第37-42页 |
3.5.3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一般作业流程构造 | 第42-44页 |
3.5.4 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设置及规模测算 | 第44-48页 |
3.5.5 仓库功能区内部作业区相关性分析 | 第48-51页 |
3.5.6 基于改进SLP方法铁路物流中心仓库功能区布局数学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 第51-61页 |
3.5.7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 | 第61-6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67-84页 |
4.1 德州市平原铁路物流中心背景介绍 | 第67-69页 |
4.1.1 项目的地理位置 | 第67页 |
4.1.2 路网构成 | 第67页 |
4.1.3 周边铁路货运布局 | 第67-68页 |
4.1.4 济南铁路局物流中心规划 | 第68页 |
4.1.5 平原铁路物流中心吸引范围的确定 | 第68页 |
4.1.6 物流需求类别分析 | 第68-69页 |
4.2 平原铁路物流中心作业区划分概况 | 第69-70页 |
4.3 平原铁路物流中心仓储配送区库内功能区用地规模测算 | 第70-73页 |
4.4 基于改进型SLP法平原铁路物流中心仓功能区布局规划 | 第73-82页 |
4.4.1 仓库功能区综合关系分析 | 第73-79页 |
4.4.2 仓库功能区间的物流量分析 | 第79-80页 |
4.4.3 主要遗传参数的设定 | 第80-81页 |
4.4.4 平原铁路物流中心仓储配送区仓库功能区布局结果求解 | 第81-82页 |
4.4.5 初步布局方案的调整说明 | 第82页 |
4.5 基于割树理论求解最终布局方案 | 第82-8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第五章 论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5.1 论文的主要成果总结 | 第84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