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导论 | 第9-15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0.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3.1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0-12页 |
0.3.2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2页 |
0.4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0.5 写作思路 | 第12-13页 |
0.6 创新之处 | 第13-15页 |
第1章 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基本内涵 | 第15-22页 |
1.1 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概念 | 第15-16页 |
1.2 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法律依据 | 第16-18页 |
1.2.1 《联合国禁止非法贩运麻醉品和精神药物公约》的规定 | 第16-17页 |
1.2.2 《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规定 | 第17页 |
1.2.3 《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 | 第17-18页 |
1.3 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基本内容 | 第18-20页 |
1.3.1 民事诉讼追赃 | 第18-19页 |
1.3.2 通过国际司法协助追赃 | 第19页 |
1.3.3 资产的处置与分享 | 第19-20页 |
1.4 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特点 | 第20-22页 |
第2章 域外国家非定罪资产追缴的主要模式 | 第22-27页 |
2.1 民事没收模式 | 第22-24页 |
2.1.1 英国民事没收模式 | 第22-24页 |
2.1.2 美国民事没收模式 | 第24页 |
2.2 刑事没收模式 | 第24-26页 |
2.2.1 瑞士刑事没收模式 | 第25页 |
2.2.2 德国刑事没收模式 | 第25-26页 |
2.3 比较与评析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所面临的困境 | 第27-34页 |
3.1 我国非定罪资产没收法律规范存在缺陷 | 第27-30页 |
3.1.1 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适用范围的缺陷 | 第28页 |
3.1.2 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适用对象的缺陷 | 第28-29页 |
3.1.3 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证明制度的缺陷 | 第29-30页 |
3.2 国际司法协助法律规范不契合 | 第30-31页 |
3.3 分享机制与补偿机制缺失 | 第31-32页 |
3.4 承认与执行域外没收裁决制度的缺失 | 第32-34页 |
第4章 完善我国非定罪资产域外追缴的建议 | 第34-40页 |
4.1 完善国内相关法律规定 | 第34-36页 |
4.1.1 扩大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的适用范围 | 第34-35页 |
4.1.2 科学界定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适用对象 | 第35页 |
4.1.3 调整非定罪资产没收程序证明制度 | 第35-36页 |
4.2 完善国际司法协助法律规范 | 第36-37页 |
4.3 建立非定罪资产追缴分享机制与补偿机制 | 第37-38页 |
4.3.1 建立非定罪资产追缴的资产分享机制 | 第37-38页 |
4.3.2 建立非定罪资产追缴的费用补偿机制 | 第38页 |
4.4 完善承认与执行域外没收裁决机制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