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

松嫩平原北部典型土壤遥感分类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引言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目的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5页
        1.2.1 土壤高光谱技术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2 基于室内高光谱的土壤分类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3 基于遥感影像的土壤分类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16页
        1.4.1 研究重点第16页
        1.4.2 研究难点第16页
        1.4.3 创新点第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9页
        1.5.1 K均值聚类第16-17页
        1.5.2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第17页
        1.5.3 支持向量机第17页
        1.5.4 决策树第17-18页
        1.5.5 最大似然分类法第18页
        1.5.6 精度评价方法第18-19页
    1.6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理论基础第20-23页
    2.1 遥感理论基础第20-21页
    2.2 土壤发生学理论第21页
    2.3 土壤遥感理论第21-23页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获取第23-32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23-26页
        3.1.1 松嫩平原北部第23-25页
        3.1.2 明水县第25-26页
    3.2 数据获取第26-28页
        3.2.1 土壤样品采集第26页
        3.2.2 室内高光谱数据获取第26-27页
        3.2.3 遥感影像获取第27页
        3.2.4 数字高程模型获取第27页
        3.2.5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第27-28页
        3.2.6 基于遥感影像土壤分类的土壤训练样点获取第28页
    3.3 数据预处理第28-32页
        3.3.1 室内高光谱数据处理第28-30页
        3.3.2 Sentinel-2A遥感影像处理第30-32页
4 基于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土壤分类第32-46页
    4.1 松嫩平原典型土壤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2-36页
        4.1.1 黑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2-33页
        4.1.2 黑钙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3-34页
        4.1.3 风沙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4-35页
        4.1.4 草甸土反射光谱特征分析第35-36页
    4.2 光谱特征参数提取第36-38页
    4.3 基于土壤反射光谱特性的土壤分类模型第38-45页
        4.3.1 K均值聚类土壤分类模型第38-39页
        4.3.2 多层感知器神经网络土壤分类模型第39-40页
        4.3.3 支持向量机土壤分类模型第40-41页
        4.3.4 决策树土壤分类模型第41-45页
        4.3.5 分类结果对比第45页
    4.4 小结第45-46页
5 基于遥感影像土壤分类及制图第46-55页
    5.1 地形因子分析第46-49页
        5.1.1 坡度因子分析第46-47页
        5.1.2 坡向因子分析第47-48页
        5.1.3 曲率因子分析第48-49页
    5.2 土壤类型的可分性分析第49-50页
    5.3 基于最大似然法的土壤分类模型第50-54页
        5.3.1 最大似然法的土壤分类结果第50-51页
        5.3.2 精度验证第51-52页
        5.3.3 误差分析第52-53页
        5.3.4 土壤制图及土地利用建议第53-54页
    5.4 小结第54-5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6.1 结论第55页
    6.2 展望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牛粪新型静态好氧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下一篇:保护性耕作对黑土磷转化及磷有效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