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 1.2 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1.3 预备知识 | 第10-12页 |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第2章 一类两种群离散生物模型的动力学性质 | 第14-28页 |
| 2.1 前言 | 第14-15页 |
| 2.2 系统(2.1)的动力学 | 第15-21页 |
| 2.2.1 系统(2.1)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第15-17页 |
| 2.2.2 系统(2.1)正解的有界性与持久性 | 第17-18页 |
| 2.2.3 系统(2.1)零平衡点的半稳定性 | 第18-21页 |
| 2.3 系统(2.2)的动力学 | 第21-28页 |
| 2.3.1 系统(2.2)的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第21-22页 |
| 2.3.2 系统(2.2)正解的有界性与持久性 | 第22-25页 |
| 2.3.3 系统(2.2)零平衡点的半稳定性 | 第25-28页 |
| 第3章 一类三种群离散生物模型的渐近性质 | 第28-43页 |
| 3.1 前言 | 第28页 |
| 3.2 系统(3.1)的渐近行为 | 第28-37页 |
| 3.2.1 系统(3.1)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第28-31页 |
| 3.2.2 系统(3.1)正解的有界性与持久性 | 第31-33页 |
| 3.2.3 系统(3.1)零平衡点的不稳定性 | 第33-37页 |
| 3.3 系统(3.2)的渐近行为 | 第37-43页 |
| 3.3.1 系统(3.2)非负平衡点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第37页 |
| 3.3.2 系统(3.2)正解的有界性与持久性 | 第37-38页 |
| 3.3.3 系统(3.2)零平衡点的不稳定性 | 第38-43页 |
| 结论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