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左翼知识分子立场与“革命文学”论争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绪论第13-32页
    0.1 近现代中国“革命文学”的浮现与“革命文学”论争的兴起第13-16页
    0.2“左翼知识分子”等概念的辨析第16-20页
    0.3“白刃”两侧的“有限博弈”:革命进程中革命与知识分子的双重悖论第20-23页
    0.4 选题的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第23-28页
    0.5 选题的研究特色与价值意义第28-32页
1“革命文学”论争中左翼知识分子观念分野的发生语境与思想资源第32-47页
    1.1“革命文学”论争与文坛分野的时代背景第33-39页
        1.1.1“五卅”剧变:无产阶级壮大与知识分子观念分化的激发第33-36页
        1.1.2“大革命”失败与阶级分化:文坛观念分野的阶级动因第36-37页
        1.1.3“文化围剿”与期刊“复鸣”:文学知识分子观念分化的发生阵地第37-39页
    1.2“革命文学”论争场域下思想资源的并立杂处第39-47页
        1.2.1“岗位”的前后:知识分子观念分化的强化与苏俄文论的“滞后遮断”第40-42页
        1.2.2“壁下”“硬译”与“目的意识”:日本左翼文论资源的多向引入第42-44页
        1.2.3“安那其主义”、“葛底斯堡”式“大众化”:论争中的另一种思想资源第44-47页
2“窃火”的抉择:论争中文学知识分子思想基础的分野与新生第47-52页
    2.1“进化”与抗争:论争主体对“革命文学”的“进化论”阐释第47-48页
    2.2 光火重燃:鲁迅、茅盾悲观主义的“隐伏”与唯物论转向第48-50页
    2.3“隅居”与“失据”:论争中“个人主义”思想的式微第50-52页
3 阶级论与政治性:论争中左翼知识分子文学观念的基本显相第52-57页
    3.1“第四阶级”的文学:以阶级论为理论起点的文学观念第52-53页
    3.2 改造者与不平之鸣:“革命文学”观念的话语权力属性第53-54页
    3.3 现实指向与大众“媒质”:左翼知识分子文学观的现实性与大众化第54-57页
4“参与的程度”:知识分子文学观念的分“峙”与重铸第57-74页
    4.1“革命文学”论争前后既成文学观念态势的转变与偏移第58-60页
        4.1.1 社会与艺术的天平间:“大革命”前后文学观念指向的“重音移位”第58-59页
        4.1.2“非文学本身的革命”:论争前后“文学革命”概念的外延与置换第59-60页
    4.2“革命文学”论争中“大分化、小弥合”式的文学观念分野第60-70页
        4.2.1“表现生活”的延伸与革命情绪催化:文学“表现论”的两种向度第60-64页
        4.2.2 寻路前驱还是“留声机器”:文艺“工具论”背后的能动性之辩第64-67页
        4.2.3 为被压迫者的言说:论争中“立场论”、“出身论”观念倾向第67-70页
    4.3“左”倾的开端与论争中文学观念现实性、实践性增强第70-74页
        4.3.1 左翼文学知识分子文学观念对现实的关切与实践的“意欲”第70-72页
        4.3.2“左”的启幕:论争中文学观念的“以人代文”与“左”的他律反正第72-74页
5 重构的“巉岩”与身份的确证:论争中左翼知识分子的身份设定第74-86页
    5.1“第三先驱”:论争中知识分子对文学功用与自身定位的内生性质疑第75-76页
    5.2“革命文学”论争中知识分子阶级身份的动摇第76-80页
        5.2.1 论争中小资产阶级与文学知识分子所指同位与负性表述第77-79页
        5.2.2 论争中“智识阶级”的名实相悖与革命主体地位的丧失第79-80页
    5.3 被“重复”的“革命智识分子”:左翼知识分子主客体互动下的身份重构第80-86页
        5.3.1“革命的追随者”:兼顾历史与现实的知识分子身份重构第81-84页
        5.3.2 告别“同路人”:“教化”者身份与文学“大众化”要求的相违第84-86页
6 历史镜像:知识分子自我重构与时代变革关系之反思第86-93页
    6.1 历时性视域下知识分子自我建构的演变第86-90页
        6.1.1 论争后及至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知识分子的自我建构第87-88页
        6.1.2 特殊历史时期批评话语的庸俗化与文学知识分子的喑哑第88-89页
        6.1.3 新时期之后知识分子主体性的重拾与窠臼的新生第89-90页
    6.2 进退之忧:“革命”实践与文学知识分子的关系之反思第90-93页
        6.2.1“革命者”与“文人”间的徘徊:知识分子“革命”实践的悖论第91页
        6.2.2“无知之幕”:知识分子的“游离”与自身建构可能性的狭窄第91-93页
结语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101-102页

论文共10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王文濡《清代骈文评注读本》研究
下一篇:《文心雕龙》中的汉代文学批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