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斑马鱼内胚层的形成 | 第12-15页 |
1.1.1 内胚层的起源及定位 | 第12-13页 |
1.1.2 调控内胚层的信号途径 | 第13-15页 |
1.2 细胞谱系示踪技术 | 第15-18页 |
1.2.1 细胞谱系示踪技术的概念 | 第15页 |
1.2.2 细胞示踪技术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1.2.3 细胞示踪标记方法 | 第16-18页 |
1.3 胆管与肝脏再生 | 第18-22页 |
1.3.1 胆管的结构和功能 | 第18-19页 |
1.3.2 肝脏再生及来源 | 第19-22页 |
2 引言 | 第22-24页 |
2.1 研究的选题依据 | 第22页 |
2.2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4-38页 |
3.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3.2 试剂、耗材和仪器 | 第24-25页 |
3.2.1 主要试剂和耗材 | 第24页 |
3.2.2 主要仪器 | 第24-25页 |
3.3 培养基和有关主要试剂的配置 | 第25-26页 |
3.3.1 LB培养基的配置 | 第25页 |
3.3.2 10×TBE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 | 第25-26页 |
3.3.3 显微注射液配制 | 第26页 |
3.3.4 其他相关溶液配制 | 第26页 |
3.4 质粒和菌株 | 第26-27页 |
3.5 实验方法 | 第27-38页 |
3.5.1 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27页 |
3.5.2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7-34页 |
3.5.3 重组质粒的纯化 | 第34页 |
3.5.4 胚胎显微注射 | 第34-36页 |
3.5.5 他莫西芬处理 | 第36-38页 |
4 实验结果 | 第38-50页 |
4.1 PBS-sox17-KAEDE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38-40页 |
4.1.1 sox17启动子片段的获取 | 第38页 |
4.1.2 荧光蛋白Kaede片段的获取 | 第38-39页 |
4.1.3 pBS-sox17-Kaede重组质粒的连接和鉴定 | 第39-40页 |
4.2 PBS-sox17-ZEBRABOW的构建 | 第40-42页 |
4.2.1 PCR克隆sox17启动子 | 第40-41页 |
4.2.2 pBS-ubi-Zebrabow切除ubi启动子 | 第41-42页 |
4.2.3 pBS-sox17-Zebrabow重组质粒的连接 | 第42页 |
4.3 PBS-TP1BGLOB-ZEBRABOW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2-44页 |
4.3.1 启动子Tp1bglob的获取 | 第43页 |
4.3.2 pBS-Tp1bglob-Zebrabow重组质粒的连接 | 第43-44页 |
4.4 斑马鱼胚胎注射转基因质粒的结果 | 第44-50页 |
4.4.1 注射pBS-sox17-Kaede转基因质粒结果 | 第44-46页 |
4.4.2 注射pBS-sox17-Zebrabow转基因质粒结果 | 第46-48页 |
4.4.3 注射pBS-Tp1bglob-Zebrabow转基因质粒结果 | 第48-50页 |
5 分析和讨论 | 第50-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