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谢无量诗骚研究述评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14页
    1.1 本文研究动机第9-10页
    2.1 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第10-13页
    3.1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20世纪初诗骚研究背景与谢无量的学术经历第14-22页
    1.1 20 世纪初诗骚研究概论第14-15页
        1.1.1 20 世纪初《诗经》研究状况第14页
        1.1.2 20 世纪初楚辞研究状况第14-15页
    1.2 谢无量的学术思想渊源第15-18页
        1.2.1 经世实学思想与西方文化的影响第15-16页
        1.2.2 谢无量的学术经历第16-18页
    1.3 谢无量诗骚研究的主要著作第18-22页
        1.3.1 《诗经》研究相关著作第18-20页
        1.3.2 楚辞研究相关著作第20-22页
第二章 谢无量《诗经》研究的核心观点第22-33页
    2.1 《诗经》的性质与价值第22-24页
        2.1.1 对《诗经》传统功用价值观的否定第22-23页
        2.1.2 对《诗经》史料价值的挖掘第23-24页
    2.2 关于“孔子删诗”及“《诗序》作者”问题的探讨第24-28页
        2.2.1 孤军奋战——坚持“孔子删诗”论第24-26页
        2.2.2 反对权威——肯定“《诗序》卫宏作”第26-28页
    2.3 关于《诗经》哲学伦理观的探讨第28-33页
        2.3.1 《诗经》的天命思想探析第28-30页
        2.3.2 《诗经》的道德伦理体现第30-33页
第三章 谢无量楚辞研究的核心观点第33-41页
    3.1 楚辞源论第33-36页
        3.1.1 南北文化异同及其与文学的关系第33-34页
        3.1.2 谢无量的楚辞南方起源论第34-36页
    3.2 对“屈原否定论”的批判第36-38页
        3.2.1 “屈原否定论”缘起第36-37页
        3.2.2 谢无量对“屈原否定论”的反驳第37-38页
    3.3 关于屈原形象的评价第38-41页
        3.3.1 屈原的爱国形象探讨第38-39页
        3.3.2 屈原的爱国思想成因第39页
        3.3.3 屈原形象的后世影响第39-41页
第四章 谢无量诗骚研究方法及影响评析第41-47页
    4.1 对传统研究方法的继承第41-43页
        4.1.1 知人论世第41-42页
        4.1.2 诗史互证第42-43页
    4.2 对西方文艺理论的运用第43-45页
        4.2.1 文化地理学的运用第44页
        4.2.2 心理学及其他理论的运用第44-45页
    4.3 谢无量诗骚研究的影响第45-47页
结语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致谢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泰国学习者汉语易混淆词研究
下一篇:清代女性文學創作中的性別意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