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理学论文--实验药理学论文

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13页
ABSTRACT第13-14页
缩略语表第15-16页
前言第16-25页
第一章 尼莫地平纳米结晶的制备第25-40页
    1 材料与仪器第25-26页
        1.1 材料第25页
        1.2 仪器第25-26页
    2 方法与结果第26-37页
        2.1 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2 粒径测定方法第27页
        2.3 制备工艺的筛选第27-30页
            2.3.1 沉淀条件的筛选第27-29页
            2.3.2 高压均质条件的筛选第29-30页
            2.3.3 制备工艺的确定第30页
        2.4 处方的筛选第30-33页
            2.4.1 有机相的筛选第30-31页
            2.4.2 稳定剂的筛选第31-33页
        2.5 不同粒径NMD纳米结晶的制备第33-34页
        2.6 Zeta电位的测定第34页
        2.7 NMD纳米结晶胶体分散系的稳定性研究第34页
        2.8 冷冻干燥研究第34-36页
            2.8.1 单一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35-36页
            2.8.2 复合冻干保护剂的筛选第36页
        2.9 NMD纳米结晶冻干粉物理稳定性研究第36-37页
    3 讨论第37-39页
        3.1 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纳米结晶粒径第37-38页
        3.2 NMD纳米结晶制备技术的选择第38页
        3.3 微沉淀工艺的筛选第38页
        3.4 NMD纳米结晶的稳定机理第38-39页
    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二章 尼莫地平纳米结晶体外性质评价和药物动力学研究第40-62页
    第一节 NMD纳米结晶的体外性质评价第40-51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0-41页
            1.1 材料第40页
            1.2 仪器第40-4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41-49页
            2.1 TEM第41页
            2.2 DSC第41-42页
            2.3 XRPD第42-43页
            2.4 NMD纳米结晶的水溶性研究第43-49页
                2.4.1 NMD纳米结晶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第43-46页
                2.4.2 平衡溶解度的测定第46页
                2.4.3 溶出度研究第46-49页
        3 讨论第49-51页
            3.1 NMD纳米结晶晶型的表征第49页
            3.2 禁食态beagle犬胃肠道溶出条件的判断第49-50页
            3.3 纳米结晶的水溶性第50-51页
    第二节 NMD纳米结晶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第51-62页
        1 材料仪器与动物第51页
            1.1 材料第51页
            1.2 仪器第51页
            1.3 动物第51页
        2 方法与结果第51-60页
            2.1 NMD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第51-58页
                2.1.1 色谱条件第51-52页
                2.1.2 质谱条件第52-53页
                2.1.3 试剂、标准溶液及内标的配制第53页
                2.1.4 血浆样品预处理及测定第53页
                2.1.5 专属性第53-55页
                2.1.6 标准曲线和定量下限第55页
                2.1.7 准确度和精密度第55-56页
                2.1.8 提取回收率第56页
                2.1.9 基质效应第56-57页
                2.1.10 样品稳定性考察第57页
                2.1.11 血浆样品测定第57-58页
            2.2 Beagle犬口服NMD纳米结晶的药物动力学第58-60页
                2.2.1 给药方案和血样采集第58页
                2.2.2 药时曲线第58页
                2.2.3 药动学参数计算及统计学分析第58-60页
        3 讨论第60页
        4.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尼莫地平纳米结晶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第62-80页
    1 材料、仪器、动物与细胞来源第62-63页
        1.1 材料第62-63页
        1.2 仪器第63页
        1.3 实验动物第63页
        1.4 细胞来源第63页
    2 方法与结果第63-77页
        2.1 外翻肠囊法评价NMD制剂的膜透性第63-66页
            2.1.1 Krebs-Ringer缓冲液的配置第63页
            2.1.2 药物在Krebs-Ringer缓冲液中溶解度的测定第63页
            2.1.3 供试液的配置第63-64页
            2.1.4 手术方法第64页
            2.1.5 样品测定方法第64-65页
            2.1.6 浓度对转运能力的影响第65页
            2.1.7 不同制剂转运能力的评价第65-66页
            2.1.8 不同肠段转运能力的评价第66页
        2.2 NMD纳米结晶摄取机制的研究第66-71页
            2.2.1 Caco-2细胞的培养第66-67页
            2.2.2 细胞摄取实验第67-71页
        2.3 NMD纳米结晶细胞旁路转运的评价第71-73页
            2.3.1 药物制剂的配制第71页
            2.3.2 TEER值的测定第71页
            2.3.3 NMD纳米结晶细胞旁路转运的排除第71-73页
        2.4 淋巴插管实验第73-74页
            2.4.1 手术方法第73-74页
            2.4.2 实验设计第74页
            2.4.3 TEM观察第74页
        2.5 肠系膜淋巴流阻断实验第74-77页
            2.5.1 实验方案第75-76页
            2.5.2 测定方法第76页
            2.5.3 数据处理方法和统计学分析第76-77页
    3 讨论第77-79页
        3.1 纳米载体口服吸收机制的研究第77-78页
        3.2 外排至肠系膜淋巴后纳米结晶形态的改变第78-79页
    4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四章 尼莫地平口服吸收临界粒径范围的确定第80-88页
    1 材料、仪器与动物第80页
        1.1 材料与仪器第80页
        1.2 动物第80页
    2 方法与结果第80-85页
        2.1 NMD微米结晶的制备第80页
        2.2 粒径第80-81页
        2.3 晶型和结晶度第81页
        2.4 水溶性第81-84页
            2.4.1 饱和溶解度第81-82页
            2.4.2 溶出度第82-84页
        2.5 药物动力学研究第84-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3.1 客观地评价粒径对NMD胶体分散系的影响第85页
        3.2 溶出不是评价NMD胶体分散系的有效指标第85页
        3.3 提高NMD口服吸收临界粒径的确定第85-87页
    4 本章小结第87-88页
全文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7页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97-98页
本论文的不足与展望第98-99页
致谢第99-100页
作者简介第100-101页
附件第101-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91钢蠕变过程中组织演化动力学及其表征技术
下一篇:士族兴衰与骈散消长—唐代古文运动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