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1.1 引言 | 第12-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脑图谱构建 | 第15-16页 |
1.2.2 基于连接的模板分割方法 | 第16-18页 |
1.2.3 脑偏侧化研究 | 第18-19页 |
1.2.4 自闭症患者的异常拓扑分析 | 第19-20页 |
1.3 本文主要创新工作 | 第20-21页 |
1.4 本文章节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磁共振成像及分区方法原理 | 第23-35页 |
2.1 磁共振成像简介 | 第23-25页 |
2.2 扩散张量成像 | 第25-30页 |
2.3 概率跟踪简介 | 第30-32页 |
2.4 基于连接的分割 | 第32-3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基于连接模式的脑后侧颞上沟分割 | 第35-59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35-37页 |
3.1.1 后侧颞上沟的位置及功能 | 第35-36页 |
3.1.2 后侧颞上沟的分区研究现状 | 第36-37页 |
3.2 数据与方法 | 第37-44页 |
3.2.1 被试数据 | 第37页 |
3.2.2 数据参数 | 第37-38页 |
3.2.3 数据预处理 | 第38-39页 |
3.2.4 后侧颞上沟种子区的定义 | 第39页 |
3.2.5 概率纤维追踪 | 第39-40页 |
3.2.6 聚类 | 第40-41页 |
3.2.7 聚类数的确定 | 第41-42页 |
3.2.8 分区结果验证 | 第42-43页 |
3.2.9 行为特征 | 第43-44页 |
3.3 分区结果 | 第44-54页 |
3.3.1 后侧颞上沟基于解剖连接的分区结果 | 第44-45页 |
3.3.2 解剖连接模式 | 第45-47页 |
3.3.3 功能连接模式 | 第47-50页 |
3.3.4 共激活连接 | 第50-52页 |
3.3.5 多模态分区结果 | 第52-53页 |
3.3.6 行为特征 | 第53-54页 |
3.4 结果讨论 | 第54-5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基于后侧颞上沟分割模板的人脑偏侧化现象分析 | 第59-78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59-60页 |
4.1.1 偏侧化简介 | 第59-60页 |
4.1.2 脑区功能与连接 | 第60页 |
4.2 实验数据 | 第60-61页 |
4.2.1 被试数据 | 第60-61页 |
4.2.2 数据参数 | 第61页 |
4.2.3 数据预处理 | 第6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1-64页 |
4.3.1 偏侧化公式 | 第61-62页 |
4.3.2 预测模型 | 第62-63页 |
4.3.3 模型估计 | 第63页 |
4.3.4 偏侧化LI值的计算 | 第63-64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64-75页 |
4.4.1 任务激活图 | 第64-65页 |
4.4.2 预测结果 | 第65页 |
4.4.3 模型评估 | 第65-67页 |
4.4.4 偏侧化指标的比较 | 第67-69页 |
4.4.5 与偏侧化有关的功能连接 | 第69-75页 |
4.5 结果讨论 | 第75-7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五章 基于后侧颞上沟分割模板的自闭症网络异常拓扑分析 | 第78-92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78-80页 |
5.1.1 自闭症研究现状 | 第78-79页 |
5.1.2 最小生成树 | 第79-80页 |
5.2 数据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80-82页 |
5.2.1 实验被试 | 第80-82页 |
5.2.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第82页 |
5.3 脑网络构建 | 第82-84页 |
5.3.1 节点的定义 | 第82页 |
5.3.2 边的定义 | 第82-83页 |
5.3.3 最小生成树构建算法 | 第83-84页 |
5.4 特征选择及分类器构建 | 第84-86页 |
5.4.1 特征选择 | 第84-85页 |
5.4.2 分类器构建 | 第85-86页 |
5.5 结果与分析 | 第86-90页 |
5.5.1 基于AAL模板异常拓扑属性分析 | 第86-87页 |
5.5.2 基于pBA模板未成年人-成人异常拓扑属性分析 | 第87-89页 |
5.5.3 分类 | 第89页 |
5.5.4 SVM参数对分类结果的影响 | 第89-9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2-96页 |
6.1 总结 | 第92-93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93-96页 |
Reference | 第96-111页 |
附录1:AAL模板脑区定义名称及缩写 | 第111-113页 |
附录2:BrainnetomeAtlas模板脑区定义名称 | 第113-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0-121页 |
论文独创性说明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