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系统效益贡献度计量及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交通运输系统效益贡献度的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2.1 交通运输系统概述 | 第16-17页 |
2.1.1 交通运输的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2.1.2 交通运输系统的内容 | 第17页 |
2.2 交通运输系统效益理论 | 第17-21页 |
2.2.1 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 第17-19页 |
2.2.2 交通运输系统效益贡献分析 | 第19-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交通运输系统效益贡献度指标选取及测算方法 | 第22-35页 |
3.1 计算指标选取原则 | 第22-24页 |
3.2 指标选取步骤及内容 | 第24-26页 |
3.2.1 指标选取步骤 | 第24-25页 |
3.2.2 指标选取的内容 | 第25-26页 |
3.3 指标解释及贡献度计算 | 第26-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交通运输系统效益贡献度分析方法选择 | 第35-44页 |
4.1 常用分析方法介绍 | 第35-40页 |
4.1.1 灰色关联度分析 | 第35-37页 |
4.1.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7-39页 |
4.1.3 层次分析法 | 第39-40页 |
4.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40-43页 |
4.2.1 分析方法的比较 | 第40-42页 |
4.2.2 分析方法的选择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44-62页 |
5.1 数据的来源 | 第44-46页 |
5.2 各指标贡献度计算 | 第46-49页 |
5.3 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评价 | 第49-62页 |
5.3.1 选取理想数据 | 第49页 |
5.3.2 原始数据无量纲化 | 第49-50页 |
5.3.3 计算指标关联系数 | 第50-52页 |
5.3.4 计算灰色加权关联度,建立灰色关联度 | 第52-55页 |
5.3.5 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 第55-58页 |
5.3.6 实证分析结论 | 第58-60页 |
5.3.7 实证分析对策 | 第60-62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