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含粉土颗粒的活塞式油阻尼器减震性能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第9-13页
        1.1.1 结构控制介绍第9-10页
        1.1.2 粘滞阻尼器减震原理第10-13页
    1.2 粘滞阻尼器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1.3 论文课题来源第15-17页
    1.4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的第17-19页
2 粘滞阻尼器基本理论及阻尼器设计第19-35页
    2.1 粘滞阻尼器构造形式第19-23页
        2.1.1 单出杆式第19-20页
        2.1.2 双出杆式第20页
        2.1.3 孔隙式第20-22页
        2.1.4 间隙式第22-23页
        2.1.5 混合式第23页
    2.2 粘滞液体第23-25页
    2.3 粘滞阻尼器耗能模型第25-28页
    2.4 双出杆阻尼器设计第28-34页
        2.4.1 阻尼器构造设计第28-30页
        2.4.2 粘滞流体设计第30-31页
        2.4.3 导杆设计第31页
        2.4.4 活塞设计第31-34页
    2.5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阻尼器内流场仿真分析第35-57页
    3.1 物理模型建立第35-42页
        3.1.1 计算流体力学概述第35-36页
        3.1.2 流体力学控制方程第36-37页
        3.1.3 问题分析第37-38页
        3.1.4 阻尼器建模第38-40页
        3.1.5 网格划分第40-42页
    3.2 求解控制第42-46页
        3.2.1 模型设置第42-43页
        3.2.2 材料定义第43页
        3.2.3 边界指定第43页
        3.2.4 动网格实现第43-46页
        3.2.5 求解条件设置第46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6-55页
        3.3.1 阻尼器内部流场分析第46-51页
        3.3.2 阻尼器滞回曲线分析第51-52页
        3.3.3 加载方式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52页
        3.3.4 流体粘性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52-53页
        3.3.5 阻尼孔数量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53页
        3.3.6 活塞形式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53-54页
        3.3.7 频率变化和振幅变化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54-55页
        3.3.8 模拟结论第55页
    3.4 本章小结第55-57页
4 阻尼器性能试验第57-85页
    4.1 试验方案第57-62页
        4.1.1 试验方法第57页
        4.1.2 加载装置第57-58页
        4.1.3 试验步骤第58-62页
    4.2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2-84页
        4.2.1 试验数据预处理第62-64页
        4.2.2 阻尼器滞回曲线分析第64-71页
        4.2.3 流体粘性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71-72页
        4.2.4 阻尼孔数量对阻尼器耗能影响第72-73页
        4.2.5 频率变化和振幅变化对阻尼力影响第73-74页
        4.2.6 颗粒体积含量对阻尼力影响第74-75页
        4.2.7 含颗粒阻尼器耗能模型拟合第75-83页
        4.2.8 试验结论第83-84页
    4.3 本章小结第84-85页
5 阻尼器在结构中的减震性能分析第85-95页
    5.1 动力分析基础第85-90页
        5.1.1 有限单元法第85-87页
        5.1.2 Rosenbrock积分方法第87-88页
        5.1.3 阻尼力模型线性化处理第88-90页
    5.2 算例第90-91页
        5.2.1 计算模型与阻尼器布置第90-91页
        5.2.2 地震波加载第9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1-94页
        5.3.1 计算结果第91-94页
        5.3.2 阻尼器减震效果分析第94页
    5.4 本章小结第94-95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6.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95页
    6.2 后续研究及展望第95-97页
致谢第97-99页
参考文献第99-101页
附录第101-103页
    A工况1和工况3动网格UDF文件第101-103页
    B时程分析采用的地震波第103页
    C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环境条件下深基坑空间效应分析及环境共生综合评价研究
下一篇:抗滑桩桩间土拱动力稳定性试验及土压力计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