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缄默知识观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第零章 绪论第9-15页
    0.1 问题提出第9-10页
    0.2 研究综述第10-13页
        0.2.1 国外关于缄默知识研究的大体发展情况分析第10-11页
        0.2.2 国内外期刊论文关于缄默知识研究趋势分析第11-12页
        0.2.3 国内学位论文关于缄默知识的研究情况分析第12-13页
    0.3 研究的目的与任务第13页
        0.3.1 研究的目的第13页
        0.3.2 研究的任务第13页
    0.4 研究的意义与方法第13-15页
        0.4.1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0.4.2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第一章 缄默知识的理论阐述第15-25页
    1.1 缄默知识的界定第15-17页
        1.1.1 缄默知识的提出第15-16页
        1.1.2 缄默知识的含义第16-17页
    1.2 缄默知识的性质第17-19页
        1.2.1 依赖情境的经验性知识第17页
        1.2.2 不能用语言、文字等清晰表述的知识第17-18页
        1.2.3 不能通过正规的形式加以传递的知识第18-19页
        1.2.4 不能对其进行严密推敲的知识第19页
    1.3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关系第19-20页
        1.3.1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区别和联系第19-20页
        1.3.2 缄默知识与显性知识的相互转化第20页
    1.4 缄默知识获得的理论第20-25页
        1.4.1 顿悟理论第20-21页
        1.4.2 学徒制理论第21-22页
        1.4.3 内隐学习理论第22页
        1.4.4 非正式学习理论第22-23页
        1.4.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3-25页
第二章 中学化学教学形态的革新第25-37页
    2.1 现代知识观下的中学化学教学形态第25-28页
        2.1.1 教学七要素第25-26页
        2.1.2 现代知识观对中学化学教学形态的影响第26-28页
            2.1.2.1 教学内容以“教师-书本”为主第27页
            2.1.2.2 教学方法以“讲授-识记”为主第27-28页
            2.1.2.3 教学环境以“黑板-粉笔”为主第28页
            2.1.2.4 教学反馈以“作业-试卷”为主第28页
    2.2 中学化学教学形态的发展变化第28-31页
        2.2.1 现代知识观的更新第28-29页
        2.2.2 中学化学教学形态的发展第29-31页
            2.2.2.1 教学过程由知识大量累积到个体自主建构第30页
            2.2.2.2 教学方式由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研究学习第30页
            2.2.2.3 教学环境由单一方向传递到师生生生互动第30-31页
            2.2.2.4 教学反馈由单一指标评价到多元角度评价第31页
    2.3 缄默知识的存在对中学化学教学的阐释第31-37页
        2.3.1 所教学生拥有缄默知识第32-33页
        2.3.2 化学教师具有缄默知识第33-34页
        2.3.3 化学教材影响学生缄默知识形成第34-37页
第三章 缄默知识观对中学化学教学的启示第37-51页
    3.1 与时俱进,更新教学观念第38-43页
        3.1.1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第38-39页
        3.1.2 注重学生缄默知识存在第39-43页
    3.2 因地制宜,改变教学策略第43-47页
        3.2.1 使学生的缄默知识显性化第43-45页
            3.2.1.1 建立平等观念,各抒己见第43-44页
            3.2.1.2 提倡对话教学,自我反思第44-45页
            3.2.1.3 开展探究活动,见仁见智第45页
        3.2.2 重视学生缄默知识的获得第45-47页
            3.2.2.1 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缄默知识第45-46页
            3.2.2.2 通过顿悟方式获得缄默知识第46-47页
            3.2.2.3 通过师徒传递获得缄默知识第47页
    3.3 集思广益,丰富教学环境第47-49页
        3.3.1 积极开展实践活动第47-48页
        3.3.2 营造良好课堂氛围第48-49页
    3.4 高瞻远瞩,审视教学目的第49页
    3.5 追本溯源,善用教学评价第49-51页
第四章 缄默知识观下的中学化学教学的教学意义第51-53页
    4.1 密切师生生生联系第51页
    4.2 增强化学学习效果第51-52页
    4.3 升华学生科学情感第52页
    4.4 提高学生智慧水平第52-53页
第五章 结论第53-55页
    5.1 研究成果第53页
    5.2 研究不足第53-54页
    5.3 研究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59-61页
致谢第61-63页
个人简历第63-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美对促进学习化学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同一知识点在不同版本教材中的编写对比研究--以《环境污染与防治》相关内容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