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子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防范对策
摘要 | 第4-6页 |
ABSTA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第13页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 | 第14-20页 |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基本概念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一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规模 | 第15-16页 |
二 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前景 | 第16页 |
三 我国影子银行的市场地位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特征 | 第17-20页 |
一 对商业银行的高度依赖性 | 第17-18页 |
二 运作规模简单,创新程度低 | 第18页 |
三 杠杆率低 | 第18页 |
四 零售性融资特点 | 第18-19页 |
五 不受监管或受监管程度较低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我国影子银行的主要风险分析 | 第20-26页 |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系统性风险 | 第20-21页 |
一 利率风险 | 第20-21页 |
二 周期波动风险 | 第21页 |
第二节 我国影子银行存在的非系统性风险 | 第21-26页 |
一 信用风险 | 第21-22页 |
二 经营风险 | 第22-23页 |
三 偶然事件风险 | 第23-26页 |
第四章 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26-32页 |
第一节 我国影子银行自身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26-28页 |
一 建立风险备付金制度 | 第26页 |
二 建立借贷市场资信审核系统 | 第26-27页 |
三 建立有效的“防火墙” | 第27页 |
四 加快影子银行产品创新与开发 | 第27-28页 |
第二节 金融体系的风险防范对策 | 第28-32页 |
一 完善与影子银行相关的法律 | 第28页 |
二 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28-30页 |
三 提高影子银行参与者投资意识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32-34页 |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第32-34页 |
一 研究的结论 | 第32页 |
二 本文的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