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WPT技术简介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WPT的标准化 | 第16-17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新型双边LCC补偿的ICPT系统拓扑结构分析 | 第19-33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耦合谐振线圈工作原理 | 第19-21页 |
2.2.1 耦合谐振线圈 | 第19-21页 |
2.3 典型双边LCC补偿的ICPT结构 | 第21-23页 |
2.4 新型双边LCC补偿的ICPT结构 | 第23-32页 |
2.4.1 新型双边LCC补偿电路拓扑分析 | 第23-29页 |
2.4.2 ZVS运行下补偿网络参数设计 | 第29-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磁耦合器结构仿真与设计 | 第33-4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平面盘式线圈参数设计 | 第33-37页 |
3.2.1 线圈自感 | 第33-34页 |
3.2.2 线圈互感 | 第34-36页 |
3.2.3 线圈损耗电阻 | 第36-37页 |
3.3 耦合器结构仿真 | 第37-43页 |
3.3.1 耦合机构仿真模型 | 第37-40页 |
3.3.2 耦合机构的仿真结果 | 第40-43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新型双边LCC补偿的ICPT系统电路控制与仿真 | 第47-57页 |
4.1 引言 | 第47页 |
4.2 ICPT系统基本结构 | 第47-48页 |
4.3 ICPT系统的控制 | 第48-49页 |
4.4 新型双边LCC补偿的ICPT系统的主电路仿真 | 第49-54页 |
4.4.1 主电路仿真模型 | 第49-52页 |
4.4.2 主电路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五章 ICPT系统硬件实验平台设计 | 第57-71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ICPT系统发射电路设计 | 第57-63页 |
5.2.1 DC-AC电路 | 第57-58页 |
5.2.2 驱动电路 | 第58-59页 |
5.2.3 控制电路 | 第59-60页 |
5.2.4 采样电路 | 第60-61页 |
5.2.5 电源电路 | 第61-63页 |
5.3 ICPT系统接收电路设计 | 第63-66页 |
5.3.1 AC-DC电路 | 第63-64页 |
5.3.2 两路交错并联BOOST电路 | 第64-65页 |
5.3.3 驱动电路 | 第65-66页 |
5.3.4 采样电路 | 第66页 |
5.4 ICPT系统样机实验结果 | 第66-70页 |
5.4.1 ICPT系统硬件实验平台 | 第66-68页 |
5.4.2 实验结果 | 第68-7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论文总结 | 第71-72页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72页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专利)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