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10-21页 |
1.1 选题缘起 | 第10-13页 |
1.1.1 加强民族团结的迫切需求 | 第10-12页 |
1.1.2 适应新疆特殊区情的需要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页 |
1.2.1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1.2.2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概述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19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本选题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第19-21页 |
1.5.1 研究重点 | 第19页 |
1.5.2 难点 | 第19页 |
1.5.3 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2章 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 第21-29页 |
2.1 民汉合校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基本概念 | 第21-24页 |
2.1.1 民汉合校 | 第21-22页 |
2.1.2 民族团结教育管理 | 第22-23页 |
2.1.3 民汉合校民族团结教育管理 | 第23-24页 |
2.2 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理论 | 第24-29页 |
2.2.1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2.2.2 中共领导集体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思想 | 第25-28页 |
2.2.3 民族团结教育科学化管理理论 | 第28-29页 |
第3章 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9-39页 |
3.1 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问题 | 第29-35页 |
3.1.1 选用教材陈旧 | 第30-32页 |
3.1.2 教育方式创新引入不足 | 第32-34页 |
3.1.3 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不到位 | 第34页 |
3.1.4 管理制度不健全 | 第34-35页 |
3.2 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3.2.1 对教材内容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 第35-36页 |
3.2.2 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惯性方式 | 第36页 |
3.2.3 师资力量的边缘化定位 | 第36-38页 |
3.2.4 管理制度建设形式化 | 第38-39页 |
第4章 解决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的管理工作问题的对策 | 第39-52页 |
4.1 注重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管理 | 第39-41页 |
4.1.1 及时拓展和更新统编教材中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 第39-40页 |
4.1.2 开发民族团结教育的校本课程 | 第40-41页 |
4.2 丰富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 | 第41-46页 |
4.2.1 引领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 第41-43页 |
4.2.2 倡导丰富学校教育活动,在德育常规工作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 | 第43-44页 |
4.2.3 加强网络阵地建设,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 | 第44-45页 |
4.2.4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强化民族团结教育支撑力 | 第45页 |
4.2.5 依托兵团基层教育资源,不断改善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办学条件 | 第45-46页 |
4.3 加强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师资队伍建设 | 第46-50页 |
4.3.1 提高校领导和各学科教师的民族管理方面的政策理论水平 | 第47-48页 |
4.3.2 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中心的进修提高作用 | 第48-49页 |
4.3.3 加强学校人文关怀,调动各民族教师管理积极性 | 第49页 |
4.3.4 激励教师日常学习,提升教师民族团结教育管理水平 | 第49-50页 |
4.4 推进新疆N中学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 第50-52页 |
4.4.1 加快制度建设进程促进民族团结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 第50-51页 |
4.4.2 加强标准化制度建设推进民族团结教育管理的权威性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