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多孔铜表面结构制造及其强化沸腾性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页
    1.2 沸腾传热机理发展第11-15页
        1.2.1 沸腾传热机理模型第11-13页
        1.2.2 临界热流密度机理第13-15页
    1.3 纳米结构强化沸腾研究现状第15-22页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22-25页
        1.4.1. 课题来源第22页
        1.4.2. 研究目标第22-23页
        1.4.3. 研究内容第23-25页
第二章 纳米多孔表面制备第25-39页
    2.1 制备工艺路线第25-29页
        2.1.1 合金体系选择第25-26页
        2.1.2 表面合金化第26-29页
        2.1.3 脱合金第29页
    2.2 纳米多孔表面制备第29-31页
        2.2.1 实验准备第29-30页
        2.2.2 实验步骤第30-31页
    2.3 纳米多孔表面形貌控制第31-36页
        2.3.1 热处理参数影响第32-34页
        2.3.2 脱合金溶液影响第34-35页
        2.3.3 脱合金时长影响第35-36页
    2.4 纳米多孔表面润湿性第36-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强化沸腾测试系统及误差分析第39-49页
    3.1 强化沸腾测试系统设计第39-42页
        3.1.1 测试系统整体设计第39-41页
        3.1.2 材料选择和密封处理第41-42页
    3.2 测试实验步骤第42-43页
    3.3 实验数据处理第43-45页
    3.4 实验误差分析第45-48页
        3.4.1 系统热损失第45-47页
        3.4.2 直接测量误差第47页
        3.4.3 间接测量误差第47-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纳米多孔结构强化沸腾性能及机理分析第49-73页
    4.1 汽泡动力学分析第49-57页
        4.1.1 单个汽泡运动分析第49-52页
        4.1.2 汽泡动力特征对比第52-57页
    4.2 纳米多孔表面传热性能分析第57-63页
        4.2.1 沸腾传热曲线第57-58页
        4.2.2 光滑表面传热曲线第58-60页
        4.2.3 纳米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曲线第60-62页
        4.2.4 临界热流密度分析第62-63页
    4.3 表面特性对纳米多孔铜表面沸腾传热性能的影响第63-67页
    4.4 纳米多孔铜表面稳定性分析第67-68页
    4.5 纳米多孔铜强化沸腾机理分析第68-71页
        4.5.1 纳米多孔结构对沸腾传热的影响第68-70页
        4.5.2 纳米多孔表面沸腾传热机制第70-71页
    4.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五章 微纳米复合结构沸腾传热性能第73-81页
    5.1 微槽表面沸腾传热性能第73-75页
    5.2 微纳米复合结构表面制备第75-76页
    5.3 微纳米复合结构表面沸腾传热性能第76-79页
        5.3.1 沸腾传热曲线分析第76-77页
        5.3.2 沸腾传热系数分析第77-79页
        5.3.3 临界热流密度分析第79页
    5.4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结论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附件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软骨不同层区聚氨酯支架材料的设计与支架功能化研究
下一篇:食品级润滑油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方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