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0.引言 | 第12-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 ·基本概念说明 | 第14-17页 |
| ·盈余管理的概念 | 第14-15页 |
|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体系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页 |
|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 1.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19-27页 |
| ·国外文献回顾 | 第19-23页 |
| ·国外关于盈余管理的研究 | 第19-21页 |
| ·国外关于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 | 第21-23页 |
| ·国内文献回顾 | 第23-26页 |
| ·国内关于盈余管理的思考 | 第23-24页 |
| ·国内关于信息披露质量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的研究 | 第24-26页 |
| ·文献评述 | 第26-27页 |
| 2.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 第27-33页 |
| ·基于信息观的盈余管理影响理论 | 第27-30页 |
| ·有效契约观 | 第28页 |
| ·信号传递观 | 第28-29页 |
| ·管理层机会主义 | 第29-30页 |
|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假设提出 | 第30-33页 |
|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实施前后公司盈余管理的变化 | 第30-31页 |
| ·深交所信息披露考评系统考评结果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 | 第31-33页 |
| 3.实证分析 | 第33-45页 |
| ·样本公司的选取 | 第33-34页 |
|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第34-36页 |
| ·DA的分年描述性统计 | 第34-35页 |
| ·主要变量及控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5-36页 |
| ·变量设计 | 第36-41页 |
| ·被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6-37页 |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7页 |
| ·控制变量的选取 | 第37-41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41页 |
| ·实证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5页 |
| ·会计信息披露考评体系实施前后公司盈余管理变化的实证检验 结果及分析 | 第41-42页 |
| ·会计信息披露考评体系考评结果与公司盈余管理关系的实证 检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43页 |
| ·稳健性测试 | 第43-45页 |
| 4.结论、相关建议及研究局限性 | 第45-48页 |
| ·研究结论 | 第45-46页 |
| ·相关建议 | 第46-47页 |
| ·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第47-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