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播期试验与APSIM模型的北疆春播玉米适播期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玉米适宜播期研究方法第11-12页
        1.2.2 玉米适宜播期确认原则第12页
        1.2.3 各区域玉米适宜播期第12-13页
        1.2.4 播期对温度等气象因子的影响第13页
        1.2.5 温度以及其他气象因子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影响第13-15页
        1.2.6 APSIM模型的应用进展第15-16页
第二章 试验设计及方法第16-21页
    2.1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6-17页
        2.1.1 研究目标第16页
        2.1.2 研究内容第16页
        2.1.3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2 试验地概况第17页
    2.3 试验设计第17页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17-18页
        2.4.1 玉米群体生育进程第17页
        2.4.2 干物质积累第17页
        2.4.3 气象数据获取第17-18页
        2.4.4 生育期内积温计算第18页
        2.4.5 源库特性测定第18页
        2.4.6 株高及穗位系数测定第18页
        2.4.7 玉米籽粒产量以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第18页
    2.5 APSIM模型本地化第18-20页
        2.5.1 模型主要输入参数第18-19页
        2.5.2 模型参数调试及评价方法第19-20页
        2.5.3 APSIM模型最适播期模拟第20页
        2.5.4 播期试验对APSIM模型模拟最适播期验证第20页
    2.6 数据统计分析第20-21页
第三章 播期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影响第21-28页
    3.1 玉米的生长发育进程对播期的响应第21-22页
    3.2 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植株形态的影响第22页
    3.3 播期处理对玉米抽雄期及成熟期单株干物重积累的影响第22-23页
    3.4 玉米源库性能对播期的响应第23-24页
    3.5 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第24-25页
    3.6 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穗部性状的影响第25-26页
    3.7 讨论第26-28页
第四章 播期对气象因子的调控及玉米积温需求特性第28-32页
    4.1 试验年份玉米生长季内气象条件第28-29页
    4.2 不同播期处理对玉米全生育期气候因子的影响第29页
    4.3 不同播期处理下玉米对有效生长积温(GDD)需求第29-30页
    4.4 不同播期处理下玉米对≥10℃积温的需求第30页
    4.5 讨论第30-32页
第五章 基于播期试验与APSIM模型的最适播期确定第32-35页
    5.1 APSIM模型验证第32页
    5.2 基于APSIM模型的播期和产量模拟第32-33页
    5.3 大田播期处理对玉米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第33页
    5.4 讨论第33-35页
第六章 主要研究结论及展望第35-37页
    6.1 主要结论第35页
    6.2 创新点第35-36页
    6.3 研究展望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4页
致谢第44-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导师评阅表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棕色棉纤维MATE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
下一篇:枯草芽孢杆菌SL-44对辣椒防病促生性能及作用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