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路径问题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引言第8-9页
第2章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及其衔接的概述第9-22页
    2.1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相关概念与内涵第9-14页
        2.1.1 环境行政违法犯罪的内涵与特征第9-12页
        2.1.2 环境行政执法与环境刑事司法的内涵第12页
        2.1.3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内涵第12-14页
    2.2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立法现状第14-16页
        2.2.1 环境行政立法现状第14页
        2.2.2 环境刑事立法现状第14-15页
        2.2.3 环境保护“两法衔接”的相关法律法规第15-16页
    2.3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实施状况第16-22页
        2.3.1 环境行政执法现状第16-18页
        2.3.2 环境刑事司法现状第18-20页
        2.3.3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现实运行状况第20-22页
第3章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路径的问题分析第22-30页
    3.1 立法缺陷及其原因第22-24页
        3.1.1 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法益保护的不协调第22页
        3.1.2 环境犯罪立法技术存在漏洞第22-23页
        3.1.3 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中处罚规定不协调第23-24页
        3.1.4 “两法衔接”规范性文件的缺陷第24页
    3.2 权利的缺位、不协调及其原因第24-27页
        3.2.1 行政权对环境犯罪司法移送的干预第25页
        3.2.2 检察监督权的缺失与障碍第25-27页
    3.3 衔接程序运行上的缺陷及其原因第27-30页
        3.3.1 环境犯罪案件移送规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27-28页
        3.3.2 证据的采集、固定、转化与使用上的缺陷第28-30页
第4章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路径的立法完善第30-39页
    4.1 提升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的整体协调性第30-33页
        4.1.1 提升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的保护法益的协调性第30-31页
        4.1.2 提升环境刑法与环境行政法的保护范围的协调性第31-32页
        4.1.3 提升环境行政法规的立法规范性第32-33页
    4.2 完善环境犯罪刑法立法模式与立法体系第33-37页
        4.2.1 完善空白罪状立法的缺陷第33-34页
        4.2.2 完善环境刑法的立法体系设计第34-35页
        4.2.3 完善环境犯罪罪名体系第35-36页
        4.2.4 更新环境犯罪适用刑罚的体系设置第36-37页
    4.3 规范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立法第37-39页
        4.3.1 统一立法主体,提高立法的效力等级第37页
        4.3.2 完善衔接立法内容第37-39页
第5章 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路径的司法完善第39-45页
    5.1 完善环境犯罪与环保部门职务犯罪的定罪标准第39-40页
        5.1.1 适当降低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移送门槛第39页
        5.1.2 污染环境罪中可引入严格责任的适用第39页
        5.1.3 完善不移送案件的刑事追责标准第39-40页
    5.2 完善检察监督职能第40-42页
        5.2.1 完善检察机关的权利第40-41页
        5.2.2 建立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机制第41-42页
        5.2.3 严格监督职务犯罪第42页
    5.3 其他环境刑事司法制度方面的完善第42-45页
        5.3.1 完善“两法衔接”案件证据规则第42-44页
        5.3.2 加强公检法的职权分工、衔接、协作机制第44-45页
第6章 结语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完善性研究
下一篇:“毒驾”入刑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