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完善性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引言第8-12页
第2章 刑事从业禁止制度存在之问题第12-22页
    2.1 立法机关标准划定不明确第12-14页
        2.1.1 从业禁止性质无统一标准第12-13页
        2.1.2 从业禁止期限限定不合理第13-14页
    2.2 司法机关适用存在困境第14-16页
        2.2.1 法官难以准确把握自由裁量权第14-15页
        2.2.2 从业禁止适用条件尚不明确第15-16页
    2.3 刑事从业禁止执行程序混乱第16-18页
        2.3.1 执行机关职责无统一定位第16-17页
        2.3.2 检察机关执行监督缺位第17-18页
        2.3.3 从业禁止执行期限划分不清第18页
    2.4 被禁止人权利保障环节缺失第18-22页
        2.4.1 被禁止人权利易受侵害第18-19页
        2.4.2 被禁止人再社会化难度大第19-20页
        2.4.3 被从业禁止人救济权缺失第20-21页
        2.4.4 被禁止人隐私权难以得到保护第21-22页
第3章 刑事从业禁止存在问题之原因分析第22-29页
    3.1 立法机关放弃行使立法解释权第22-23页
    3.2 司法解释与司法人员素质建设未跟进第23-26页
    3.3 执行过程中各机关相互推诿第26-27页
    3.4 社会公众对隐私权保障接受度较低第27-29页
第4章 刑事从业禁止制度之完善路径第29-44页
    4.1 立法层面的完善第29-31页
        4.1.1 明确规定从业禁止的性质第29-30页
        4.1.2 改进从业禁止的期限设置第30-31页
    4.2 司法层面的完善第31-35页
        4.2.1 规范对从业禁止适用的决定权第31-33页
        4.2.2 明确规定从业禁止的宣告事项第33-34页
        4.2.3 发布司法解释和指导性案例第34-35页
    4.3 执行监管层面的完善第35-40页
        4.3.1 对从业禁止的执行区分不同情况第35-36页
        4.3.2 明确执行主体,赋予强制执行权第36-37页
        4.3.3 明确检察机关执行监督权第37-38页
        4.3.4 形成定期评价、考察机制第38-40页
    4.4 刑事从业禁止救济权及复权制度的完善第40-44页
        4.4.1 明确从业禁止救济权内容第40-41页
        4.4.2 增设从业复权制度第41-42页
        4.4.3 做好个人信息隐私记录和保护制度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虚假诉讼罪定罪标准问题实证研究
下一篇: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路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