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言 | 第9-14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2.现实意义 | 第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4页 |
1.生本教育 | 第10-11页 |
2.合作学习 | 第11-12页 |
3.情感目标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一)小组合作学习 | 第14-16页 |
1.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意义 | 第14页 |
2.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 第14-16页 |
(二)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 第16-17页 |
(三)情感目标的相关研究 | 第17-19页 |
1.学习动机方面 | 第17页 |
2.学习兴趣方面 | 第17页 |
3.自尊方面 | 第17-18页 |
4.焦虑方面 | 第18-19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一)问卷调查法 | 第19-22页 |
1.问卷目的 | 第19页 |
2.问卷对象 | 第19-21页 |
3.问卷工具 | 第21-22页 |
4.统计分析 | 第22页 |
(二)访谈法 | 第22-23页 |
1.访谈提纲 | 第22页 |
2.访谈对象 | 第22页 |
3.访谈设计、实施 | 第22-23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3-41页 |
(一)量化结果 | 第23-35页 |
1.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3-24页 |
2.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不同性别学生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4-25页 |
3.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学生成绩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5-26页 |
4.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不同年级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6-28页 |
5.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学生的父亲学历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8-29页 |
6.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学生的母亲学历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29-31页 |
7.生本教育学校与非生本教育学校学生的家庭月收入总和在各个维度上的比较 | 第31-33页 |
8.生本教育学校中较好的班级与一般班级的比较 | 第33-34页 |
9.研究结论 | 第34-35页 |
(二)访谈结果 | 第35-41页 |
1.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 第35-37页 |
2.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看法 | 第37-38页 |
3.教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 第38-39页 |
4.管理者的反思 | 第39-41页 |
五、结论和启示 | 第41-44页 |
(一)结论 | 第41-42页 |
1.生本教育对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 第41-42页 |
2.生本教育对促进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 第42页 |
3.在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态度培养方面,不能忽视教师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第42页 |
(二)启示 | 第42-44页 |
1.提高教师参与度,实现民主管理 | 第42页 |
2.健全评价机制,调动师生积极性 | 第42-43页 |
3.发挥家长作用,形成教育合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附录1 4-6年级学生合作学习情况调查问卷 | 第48-51页 |
附录2 访谈提纲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