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及其必要性 | 第10-15页 |
(一)肖像权财产利益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二)肖像权财产利益保护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1.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2.实践基础 | 第12页 |
(三)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模式 | 第12-15页 |
1.商事人格权模式 | 第12-13页 |
2.无形财产权模式 | 第13页 |
3.知识产权模式 | 第13-14页 |
4.人格权模式 | 第14-15页 |
二、我国肖像权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与司法现状 | 第15-22页 |
(一)立法现状 | 第15-17页 |
1.《民通》和《民总》对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与缺陷 | 第15-16页 |
2.《侵权责任法》对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与缺陷 | 第16页 |
3.知识产权法对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与缺陷 | 第16-17页 |
4.《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保护与缺陷 | 第17页 |
(二)司法现状 | 第17-22页 |
1.是否承认肖像权财产利益的态度不同 | 第17-18页 |
2.财产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没有统一标准 | 第18-20页 |
3.对普通公众肖像权财产利益保护不足 | 第20-21页 |
4.对死者生前肖像权财产利益继承的问题态度迥异 | 第21页 |
5.对肖像权财产利益可否转让态度不明确 | 第21-22页 |
三、肖像权财产利益法律保护的域外法考察 | 第22-27页 |
(一)德国一元模式 | 第22-24页 |
1.一元模式的特点 | 第22页 |
2.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22-23页 |
3.肖像权财产利益的许可和转让 | 第23页 |
4.肖像权财产利益的继承 | 第23-24页 |
(二)美国二元模式 | 第24-25页 |
1.二元模式的特点 | 第24页 |
2.损害赔偿数额的确定 | 第24-25页 |
3.肖像权财产利益的许可和转让 | 第25页 |
4.肖像权财产利益的继承 | 第25页 |
(三)对我国的启示 | 第25-27页 |
四、我国肖像权财产利益民法保护的建议 | 第27-34页 |
(一)补充有关肖像权财产利益的内容 | 第27-30页 |
1.肖像权财产利益的主体 | 第27页 |
2.肖像权财产利益的客体 | 第27-28页 |
3.肖像权财产利益的转让 | 第28-29页 |
4.肖像权财产利益的继承 | 第29-30页 |
(二)完善肖像权财产利益侵权救济 | 第30-32页 |
1.归责原则 | 第30页 |
2.侵权行为的认定 | 第30-31页 |
3.财产损害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 第31-32页 |
4.不当得利的认定 | 第32页 |
(三)肖像权财产利益保护的限制 | 第32-34页 |
1.附带性使用 | 第32-33页 |
2.权利穷竭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致谢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