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妥布霉素简介 | 第11-13页 |
1.2.1 妥布霉素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1-12页 |
1.2.2 妥布霉素药理及临床应用 | 第12-13页 |
1.3 妥布霉素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3.1 微生物检定法 | 第13-14页 |
1.3.2 薄层层析法 | 第14页 |
1.3.3 分光光度法 | 第14页 |
1.3.4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4-16页 |
1.3.5 毛细管电泳法 | 第16页 |
1.4 妥布霉素分离纯化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1 离子交换法 | 第16-17页 |
1.4.2 溶剂萃取法 | 第17页 |
1.4.3 结晶 | 第17页 |
1.4.4 其他方法 | 第17-18页 |
1.5 树脂混用技术简介 | 第18页 |
1.6 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简介 | 第18-19页 |
1.7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9-21页 |
第2章 妥布霉素含量及其相关杂质的测定 | 第21-30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21-22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2.3.1 薄层色谱法分析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22-23页 |
2.3.2 HPLC柱前衍生化法分析原理及操作步骤 | 第23-24页 |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4-29页 |
2.4.1 薄层色谱法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2.4.2 标准曲线的建立 | 第25页 |
2.4.3 妥布霉素组成成分分析 | 第25-26页 |
2.4.4 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实验 | 第26-27页 |
2.4.5 妥布霉素原液定量分析 | 第27-28页 |
2.4.6 妥布霉素溶液稳定性实验 | 第28页 |
2.4.7 原液杂质波长扫描结果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离子交换树脂混用技术分离纯化妥布霉素 | 第30-50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30-3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31-36页 |
3.3.1 妥布霉素分子pH-分布系数曲线的计算机模拟 | 第31-32页 |
3.3.2 树脂的预处理 | 第32-33页 |
3.3.3 静态吸附实验 | 第33-35页 |
3.3.4 动态吸附实验 | 第35-36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36-48页 |
3.4.1 计算机模拟pH-分布系数曲线 | 第36-38页 |
3.4.2 静态吸附实验 | 第38-45页 |
3.4.3 动态吸附实验 | 第45-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4章 固定化金属亲和层析分离纯化妥布霉素 | 第50-68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0-51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1-55页 |
4.3.1 鳌合树脂的预处理 | 第51-52页 |
4.3.2 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的制备 | 第52页 |
4.3.3 4种介质的吸附量及解吸率的测定 | 第52页 |
4.3.4 铜离子浓度的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52-54页 |
4.3.5 静态吸附实验 | 第54-55页 |
4.3.6 动态吸附实验 | 第55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55-66页 |
4.4.1 金属鳌合亲和层析介质的筛选 | 第55-56页 |
4.4.2 铜离子标准曲线 | 第56-57页 |
4.4.3 静态吸附实验 | 第57-63页 |
4.4.4 动态吸附实验 | 第63-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1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