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度机翼跨声速气动特性研究及结构设计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前言 | 第10-20页 |
| 1.1 课题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课题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变形机翼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1.3 变弯度机翼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4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9-20页 |
| 2 翼型跨声速流动理论分析和翼型选择 | 第20-27页 |
| 2.1 翼型概述 | 第20-21页 |
| 2.1.1 翼型概念 | 第20页 |
| 2.1.2 翼型几何参数 | 第20-21页 |
| 2.2 翼型跨声速流动 | 第21-26页 |
| 2.2.1 翼型跨音速概念阐述 | 第21-22页 |
| 2.2.2 临界马赫数和临界压力系数 | 第22-23页 |
| 2.2.3 翼型跨声速绕流 | 第23-24页 |
| 2.2.4 翼型跨声速气动特性 | 第24-26页 |
| 2.3 超临界翼型 | 第26-27页 |
| 2.4 基本翼型选择 | 第27页 |
| 2.5 小结 | 第27页 |
| 3 变弯度翼型数据点计算和模型建模 | 第27-33页 |
| 3.1 翼型前后缘变弯度方案设计 | 第27-28页 |
| 3.2 变弯度翼型数据点计算 | 第28-30页 |
| 3.2.1 DFVLR R-4 翼型数据点获取 | 第28-29页 |
| 3.2.2 前缘变弯度翼型数据点计算 | 第29-30页 |
| 3.2.3 后缘变弯度翼型数据点计算 | 第30页 |
| 3.3 前后缘变弯度翼型模型建模 | 第30-32页 |
| 3.3.1 前缘变弯度翼型模型 | 第30-31页 |
| 3.3.3 后缘变弯度翼型模型 | 第31-32页 |
| 3.4 小结 | 第32-33页 |
| 4 前后缘变弯度机翼跨声速气动特性分析 | 第33-54页 |
| 4.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 第33-38页 |
| 4.1.1 计算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第33页 |
| 4.1.2 计算流体力学控制方程 | 第33-36页 |
| 4.1.3 变弯度翼型计算流体力学流程 | 第36-38页 |
| 4.2 网格生成技术和网格划分 | 第38-41页 |
| 4.2.1 网格生成技术简介 | 第38-39页 |
| 4.2.2 网格类型选择 | 第39-40页 |
| 4.2.3 变弯度翼型网格划分 | 第40-41页 |
| 4.3 前缘可变弯度翼型跨声速气动特性分析 | 第41-47页 |
| 4.3.1 前缘变弯度翼型升阻特性分析 | 第41-45页 |
| 4.3.2 前缘变弯度翼型失速迎角特性分析 | 第45-47页 |
| 4.4 后缘变弯度翼型跨声速气动特性分析 | 第47-52页 |
| 4.4.1 后缘变弯度翼型升阻特性分析 | 第47-51页 |
| 4.4.2 后缘可变弯度翼型失速迎角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 4.5 小结 | 第52-54页 |
| 5 连续变弯度机翼三维结构设计 | 第54-64页 |
| 5.1 连续变弯度机翼结构方案设计 | 第54-55页 |
| 5.1.1 机翼增升装置——襟翼 | 第54-55页 |
| 5.1.2 自适应机翼 | 第55页 |
| 5.2 连续变弯度机翼三维结构设计 | 第55-59页 |
| 5.2.1 变弯度机翼总体结构设计 | 第56-57页 |
| 5.2.2 变弯度机翼各组件结构设计 | 第57-59页 |
| 5.3 连续变弯度机翼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59-63页 |
| 5.3.1 跨声速阶段变弯度机翼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60-61页 |
| 5.3.2 起飞和着陆阶段变弯度机构运动学仿真 | 第61-63页 |
| 5.4 小结 | 第63-64页 |
| 6 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 6.1 总结 | 第64-65页 |
| 6.2 展望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