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组合结构论文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引言第12页
    1.2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1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2 连梁和连梁节点研究现状第16-18页
    1.4 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8-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设计及试件制作第20-41页
    2.1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介绍第20-25页
        2.1.1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设计第20-25页
    2.2 试验制作第25-34页
        2.2.1 试验目的第25-26页
        2.2.2 试件概况第26-33页
        2.2.3 试件制作第33-34页
    2.3 试件材料第34-36页
    2.4 试验加载装置及量测内容第36-40页
        2.4.1 加载装置第36-37页
        2.4.2 加载制度第37-38页
        2.4.3 量测内容第38页
        2.4.4 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第38-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试验第41-70页
    3.1 低周往复加载试件试验现象描述和破坏形态分析第41-56页
        3.1.1 试件A1第41-43页
        3.1.2 试件C1第43-46页
        3.1.3 试件B1第46-48页
        3.1.4 试件D1第48-51页
        3.1.5 试件E1第51-54页
        3.1.6 试件F1第54-56页
    3.2 单调加载试件试验现象描述和破坏形态分析第56-67页
        3.2.1 试件A2第56-58页
        3.2.2 试件C2第58-60页
        3.2.3 试件B2第60-62页
        3.2.4 试件D2第62-64页
        3.2.5 试件E2第64-65页
        3.2.6 试件F2第65-67页
    3.3 试件破坏形态分析第67-69页
    3.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四章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试验结果分析第70-99页
    4.1 低周往复加载试件荷载—位移滞回曲线特性分析第70-72页
    4.2 骨架曲线分析第72-75页
    4.3 变形能力分析第75-79页
        4.3.1 屈服位移Δy的确定第75-76页
        4.3.2 极限位移Δu的确定第76页
        4.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4.4 刚度退化分析第79-82页
    4.5 耗能能力分析第82-85页
        4.5.1 能量耗散系数第82-83页
        4.5.2 等效粘滞阻尼比第83-85页
    4.6 单调加载试件试验结果分析第85-89页
    4.7 钢筋应变分析第89-97页
        4.7.1 单调加载试件的连梁纵筋应变分析第89-92页
        4.7.2 单调加载试件的纵筋锚固筋应变分析第92-96页
        4.7.3 低周往复加载试件的应变分析第96-97页
    4.8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设计理论第97-98页
    4.9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五章 钢管高强混凝土剪力墙连梁节点有限元分析第99-112页
    5.1 有限单元法及ABAQUS简介第99-100页
        5.1.1 有限单元法简介第99-100页
        5.1.2 ABAQUS非线性有限元软件简介[35]第100页
    5.2 材料本构模型第100-102页
        5.2.1 混凝土本构模型第101-102页
        5.2.2 钢筋和钢管本构模型第102页
    5.3 单元类型选取第102-103页
    5.4 接触界面处理第103-104页
        5.4.1 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第103-104页
    5.5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第104页
    5.6 有限元模型第104-105页
    5.7 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对比第105-111页
        5.7.1 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第105-108页
        5.7.2 荷载—转角曲线对比第108-109页
        5.7.3 承载力对比分析第109-110页
        5.7.4 误差分析第110-111页
    5.8 本章小结第111-112页
结论与展望第112-115页
    1.结论第112-113页
    2.展望第113-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附录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平稳随机荷载下薄板结构附加阻尼层减振的拓扑优化研究
下一篇:输电铁塔主材加固新方式的试验及加固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