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政治制度与国家机构论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论文

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对公共政策影响研究--以S市人大议案建议为观察点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1.3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4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和代表议案建议制度的定位第12-13页
    1.2 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 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第15-17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2 论文框架第16-17页
第二章 代表议案建议影响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第17-26页
    2.1 人大制度的现代民主内核第17-18页
        2.1.1 人大制度是代议制在中国的具体实现形式第17-18页
        2.1.2 议案建议制度是“议行合一”体制的体现第18页
    2.2 代表议案建议制度的发展第18-21页
    2.3 代表议案建议制度与现代政府决策科学化第21-22页
    2.4 议案建议制度对公共政策的作用第22-26页
        2.4.1 议案建议在公共政策议程选择中的作用第22-23页
        2.4.2 多源流理论视角下代表议案建议对公共政策作用分析第23-26页
第三章 代表议案建议影响公共政策的过程第26-38页
    3.1 代表议案建议工作流程第26-27页
    3.2 S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情况第27-34页
        3.2.1 S市议案建议工作条件第27-28页
        3.2.2 S市十五届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情况分析第28-34页
    3.3 议案建议案例分析第34-38页
        3.3.1 “生态补偿”议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34-36页
        3.3.2 关于实行车辆单双号限行减少道路拥堵保护环境的建议第36-38页
第四章 代表议案建议影响公共政策的局限性分析第38-44页
    4.1 人大现状对议案建议的约束作用第38-40页
        4.1.1 人大代表的兼职性使得提出议案建议缺乏源动力第38-39页
        4.1.2 官员代表比例过高制约议案建议功能发挥第39页
        4.1.3 人大机构官僚化影响议案建议工作的独立性第39-40页
    4.2 代表议案建议制度自身的缺陷第40-42页
        4.2.1 代表议案建议制度的过度形式化第40-42页
        4.2.2 代表建议办理评价机制的不合理——“被满意”现象第42页
    4.3 代表议案建议制度与公众期望的落差第42-44页
第五章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对公共政策影响力的对策第44-51页
    5.1 优化人大制度畅通议案建议渠道第44-45页
        5.1.1 优化代表结构,降低官员代表比例第44-45页
        5.1.2 培育“政策企业家”型代表第45页
    5.2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质量第45-46页
        5.2.1 提升代表议案建议源生动力第45-46页
        5.2.2 提高代表的议案建议工作能力第46页
    5.3 改善代表议案建议运作机制第46-47页
        5.3.1 议案建议工作制度的专业化、制度化第46-47页
        5.3.2 保证议案建议工作机构的独立性第47页
        5.3.3 优化议案建议工作运作机制第47页
    5.4 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机制第47-49页
    5.5 让代表议案建议更接地气第49-51页
        5.5.1 加大对议案建议功能的宣传第49页
        5.5.2 拓宽民意表达渠道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移动政务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促进与抑制双重视角
下一篇:非营利组织网络筹款行动策略研究--以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项目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