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封装集成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2 分布式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4-15页 |
1.4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飞行器建模方法与集成规范分析 | 第17-29页 |
2.1 典型飞行器建模仿真方法 | 第17-18页 |
2.2 飞行器联合仿真特性分析 | 第18-19页 |
2.3 通用模型接口标准(FMI)技术 | 第19-28页 |
2.3.1 FMI标准分类 | 第19-22页 |
2.3.2 FMI模型解析 | 第22-26页 |
2.3.3 FMI仿真阶段划分 | 第26-27页 |
2.3.4 FMI仿真流程设计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Simulink与FMU模型转换的研究与实现 | 第29-45页 |
3.1 Simulink与FMU模型转换的基本原理分析 | 第29-32页 |
3.1.1 S_Function仿真流程解析 | 第29-31页 |
3.1.2 FMU的规范化表达 | 第31-32页 |
3.2 Simulink到FMU的转换流程 | 第32-34页 |
3.3 Simulink模型的FMU自动生成技术 | 第34-44页 |
3.3.1 模型描述文件的生成实现 | 第34-36页 |
3.3.2 模型实现文件的生成实现 | 第36-44页 |
3.3.2.1 FMI通用封装模版 | 第37-42页 |
3.3.2.2 FMI专用接口代码 | 第42页 |
3.3.2.3 模型实现文件生成 | 第42-4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四章 飞行器联合仿真调度算法研究 | 第45-64页 |
4.1 飞行器联合仿真架构设计 | 第45-49页 |
4.2 客户端上的仿真算法研究 | 第49-58页 |
4.3 仿真调度测试 | 第58-61页 |
4.3.1 无环路整数倍仿真周期 | 第58-59页 |
4.3.2 无环路非整数倍仿真周期 | 第59-61页 |
4.4 分布式调度策略研究 | 第61-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联合仿真平台设计实现与测试验证 | 第64-82页 |
5.1 飞行器联合仿真需求分析 | 第64-67页 |
5.1.1 客户端功能分析 | 第66页 |
5.1.2 客户端性能分析 | 第66-67页 |
5.2 联合仿真平台设计与实现 | 第67-73页 |
5.2.1 客户端架构设计 | 第67-72页 |
5.2.1.1 配置工具软件架构 | 第67-68页 |
5.2.1.2 仿真引擎软件架构 | 第68-69页 |
5.2.1.3 配置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第69-71页 |
5.2.1.4 仿真引擎的设计与实现 | 第71-72页 |
5.2.2 服务器架构设计 | 第72-73页 |
5.3 联合仿真平台的功能与性能验证 | 第73-81页 |
5.3.1 无人机联合仿真架构 | 第73-76页 |
5.3.2 联合仿真系统功能验证 | 第76-78页 |
5.3.2.1 等效性验证 | 第76-77页 |
5.3.2.2 基本飞行模态仿真验证 | 第77页 |
5.3.2.3 全过程仿真验证 | 第77-78页 |
5.3.3 联合仿真系统性能测试 | 第78-81页 |
5.3.3.1 周期性任务调度测试 | 第78-79页 |
5.3.3.2 模块执行时间测试 | 第79-81页 |
5.3.3.3 节点间数据传输测试 | 第81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81-82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2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