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用于脉冲充电的双向LLC谐振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1.2.1 充电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充电电源技术的发展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蓄电池快速充电机理以及脉冲充电拓扑分析第14-31页
    2.1 蓄电池的快速充电原理第14-16页
    2.2 蓄电池极化现象对电池充电的影响第16-18页
        2.2.1 蓄电池的极化现象第16-17页
        2.2.2 去极化的遵循原则以及方法分析第17-18页
    2.3 蓄电池的充电方法分析第18-22页
        2.3.1 传统的充电方法第18-20页
        2.3.2 脉冲充电方法第20-22页
        2.3.3 本文采用的充电方法第22页
    2.4 脉冲充电拓扑分析第22-28页
        2.4.1 双向DC-DC变流器的拓扑概述第23-25页
        2.4.2 常用于正负脉冲充电的双向DC-DC拓扑分析第25-28页
            2.4.2.1 双向Buck/Boost拓扑第26页
            2.4.2.2 双向移相全桥拓扑第26-27页
            2.4.2.3 单向移相全桥+反激拓扑第27-28页
    2.5 本文采用的充电拓扑第28-30页
        2.5.1 双向全桥LLC谐振拓扑第28-29页
        2.5.2 改进型双向全桥LLC谐振拓扑第29-30页
    2.6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分析与设计第31-50页
    3.1 双向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原理分析第31-34页
    3.2 双向全桥LLC的基本网络分析第34-40页
        3.2.1 开关网络分析第35页
        3.2.2 整流滤波网络分析第35-36页
        3.2.3 双向全桥LLC谐振网络分析第36-39页
        3.2.4 单向全桥LLC谐振网络分析第39-40页
    3.3 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特性分析第40-43页
        3.3.1 双向LLC直流电压增益特性分析第40-42页
        3.3.2 单向和双向LLC直流电压增益特性分析和对比第42-43页
    3.4 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参数设计第43-47页
        3.4.1 双向全桥LLC主要参数指标第43页
        3.4.2 主功率元器件的设计和选择第43-44页
        3.4.3 谐振槽参数设计第44-47页
        3.4.4 输入母线电容设计第47页
        3.4.5 输出滤波电容设计第47页
    3.5 双向全桥LLC的充放电控制策略分析与设计第47-49页
    3.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仿真与分析第50-66页
    4.1 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0-52页
    4.2 开环仿真分析第52-54页
    4.3 闭环仿真分析第54-63页
        4.3.1 电压环仿真第54-57页
        4.3.2 电流环仿真第57-61页
        4.3.3 电压环和电流环的切换仿真第61-63页
    4.4 软启动控制策略及仿真对比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以西安BYD厂生产的某型轿车前悬架为例
下一篇:基于HMM的驾驶模式识别方法研究及应用